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1 608万,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
材料二 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现在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人口问题________;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至少答2点)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8分)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卑尔根和巴黎气候资料。

(l)指出巴黎和卑尔根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性。(4分)
(2)说出上述两地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原因.
(3)以北海为界,概括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大陆南北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2分)
(4)从气候角度推测卑尔根和巴黎所在地区小麦生产规模。(6分)

(12分)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能源是 ,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3分)
(2)A地区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因此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为 。(2分)
(3)黄河流域下游的流域形态特征是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分)
(4)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讨论。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为什么?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2008年9月23日宁夏各界人士在银川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结合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
(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4)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举例。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每空1分)
材料一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有诗句这样写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材料三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A、B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为界,B区域自东向西随__________的不同,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2)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A到B再到C的变化,正确的是()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制约C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诗句中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5)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地区,主要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6)A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