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兴趣小组准备编排历史短剧,大家找来了《伤寒杂病论》,《水经注》,《齐民要术》,《兰亭序》做道具,请你帮忙分派给下列演员。请写出名称。 
剧中的赵二是一个医生,喜欢钻研中医中药书,你分派给他__________________。 
剧中的张三是个农民,立志把地种好,想查找农事的经验,你分派给他__________________。
剧中的李四爱好书法,他想临摹“书圣”的作品,你分派给他_________________。
剧中的王五是个旅行家,立志走遍中国,你分派给他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 隋唐时期的乐舞 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 “一代天骄”是指谁?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在这一朝代统治时期民族融合发展的实例列举一个。
(3)简述忽必烈的主要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
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现不回。”
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1)这两位诗人说的都是哪条河?谁在位时修建?分为哪四段?
(2)这两位诗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3)你能客观地评价一下这条大运河吗?

材料分析题:(共13分)
材料一: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二:宋朝时,朝廷时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在哪个时期完成?标志是什么?
(2)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3)请举出宋朝居世界首位的手工业

阅读材料:外国学者论中国的科举制度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思想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若无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习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开始于什么时期?
(2)请写出唐朝三代皇帝对科举制的完善。
(3)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一般以什么科为重要?
(4)科举制中的哪一举措大大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又诏革衣服之制…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1)材料一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
材料二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结合材料,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现象最先出现在安徽省的哪个地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