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分)下图中的①、②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B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______。
(3) 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5分)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
(1)现在大气的成分是在千万年前固定下来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现在大气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氢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其质子数为
(3)次生大气主要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A、B、C、D、E五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
②太阳远紫外辐射能穿透上层大气到达低空,使D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一定条件下,3.4 g C物质和 4.8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4 g D物质和另一种物质,则该物质是(填序号)。
A.N2 B.NO C.NO2 D.N2O5

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血红蛋白中含铁元素,缺铁会导致,下列食物均含有铁元素,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序号)。
A.大米 B.瘦肉 C.菠菜
(2)下图所示的小型取暖器(俗称小太阳)的主要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3)到目前为止,人类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人类只能依靠化石燃料的燃烧获得能量
C.煤燃烧排放出的SO2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课外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I、II体积相同,实验时将针筒内全部液体同时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示。

实验
编号
容器I
针筒I
容器II
针筒II
红墨水
液面位置
a


10ml

NaCl
10ml

保持
左高右低
b
二氧化碳
(充满)
10ml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充满)
10ml
浓氢氧化钠溶液


c
1g锌
15ml盐酸
1g镁
15ml盐酸

(1)实验前,用手紧握容器Ⅰ,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松手后,对容器Ⅱ重复以上操作,观察到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以上实验说明

(2)实验a,容器I中放的固体药品为
(3)实验b的现象 
(4)实验c,针筒I、II内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红墨水的液面位置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2)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铁制品容易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
(4)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利用废液制取海绵铜(Cu)和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过程中不引入其他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液D中的溶质为
②检验C过量的方法是
③A~G七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填字母序号)。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任写一种)
(3)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的是,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填字母序号)。
②向B中溶液再加入6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先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