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 “世界无车日”,设立旨在鼓励人们放弃依靠汽车出行的生活方式,倡导保护日益遭受破坏的大气环境。去年是重庆市参加“世界无车日”活动以来的第4个年头。这一天,重庆市“2010年城市无车日活动”启动,千余名市民聚集在南滨路活动现场,以自己的低碳行动倡导绿色出行。
【奇思妙想】为了让更多市民加入到“无车日”活动中来,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
【亲临现场】若你到了南滨路,你能想到哪些绿色出行方式?(至少两种)
【共同参与】你看到一些中学生,你怎样动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响应低碳生活?
(本题6分)2014年2月13日,在北京打工的女孩石芳丽,不小心撞倒了76岁的老人韩健。石芳丽扶起老人,陪着韩大爷到医院诊治。经诊断,韩大爷肋骨骨折、还有轻微脑震荡。韩大爷住院后,石芳丽承诺对这事要负责到底,并立即交了一万元住院费,这几乎是她一家人一年的全部积蓄。她还辞掉了工作,专心陪护老人。韩大爷一家人感动了,商定不再向石芳丽追责和索赔。获知石芳丽一家经济困难,韩大爷还让家人帮她找到工作。
(1)结合材料,说明石芳丽和韩大爷的行为分别体现了哪些优秀的思想品德。
(2)请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评论这一事件。
(本题6分)"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告诉我们逆境有利于成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又说明挫折对人成长的负面效应。
某班学生就"挫折与成才的关系"举行辩论会,请你参与。
(1)请你分别写出正反双方的陈词要点。
正方观点:挫折有利于成才
陈词要点:
反方观点:挫折不利于成才
陈词要点:
(2)如果你是主持人,针对双方的观点,你会怎样进行总结?
(本题5分)中学生小辉经常通过读报、看电视、上网等了解国内外大事,从中感悟事理。最近,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引起世界高度关注,机上239人(其中中国公民154人)的生命牵挂着每个人的心,小辉密切注视事态发展,并记录下了事件中的几个事实:
事实一:马航失联后,李克强总理表示"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决不放弃搜救"。一个月内,中国动用21颗卫星、11架军用飞机、4架民用飞机、14艘舰船参与搜救,范围达48.5万平方公里,费用占了全部搜救费用(5330万美元)的一半。
事实二:马航失联第四天,马来西亚某官员邀请巫师透过灵异力量寻找失踪飞机。结果毫无所获。
事实三:马航失联一个月内,先后有26个国家动用卫星、飞机、舰船等协同参与搜救工作。
(1)你从小辉记录的事实中感悟到了什么?
对事实一的感悟:
对事实二的感悟:
对事实三的感悟:
(2)你应该向小辉学习什么?
2013年以来,党和政府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而这些"老虎"、"苍蝇"许多是在广大群众的举报中落网的。请你回答:
(1)从法治的角度看,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是因为。
(2)群众积极举报所行使的权利是。
(3)请列举三种具体的举报方式。
材料一、2013年,全国雾霾发生频率之高、波及面之广、污染程度之严重前所未有。PM2.5指数爆表,白天能见度不足几十米,中小学停课,航班停飞,高速公路封闭,公交线路暂停营运……"灰蒙蒙"的事实再次告诉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我们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材料二、十面"霾"伏,心肺之患。人们每每谈及雾霾,胸中怨气,滔滔不绝。日照某一组织打出了"一万次吐槽不如一次行动""战胜雾霾,人人有责"的标语,号召人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共建美丽家园而努力。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响应材料二中"战胜雾霾,共建美丽家园"的号召,你准备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