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6分)2014年2月13日,在北京打工的女孩石芳丽,不小心撞倒了76岁的老人韩健。石芳丽扶起老人,陪着韩大爷到医院诊治。经诊断,韩大爷肋骨骨折、还有轻微脑震荡。韩大爷住院后,石芳丽承诺对这事要负责到底,并立即交了一万元住院费,这几乎是她一家人一年的全部积蓄。她还辞掉了工作,专心陪护老人。韩大爷一家人感动了,商定不再向石芳丽追责和索赔。获知石芳丽一家经济困难,韩大爷还让家人帮她找到工作。
(1)结合材料,说明石芳丽和韩大爷的行为分别体现了哪些优秀的思想品德。
(2)请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评论这一事件。
【弘扬民族精神推进民族复兴】
材料一: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追求,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
材料二: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不幸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习总书记指出,焦裕禄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请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什么?
(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向焦裕禄同志学习?
(3)九(1)班准备开展“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系列活动,请你为他们设计两项活动。
【建设法治国家】
信息一: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政府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预防、及时纠正机制。
信息二:四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1)信息一是如何体现“建设法治中国”实践的?
(2)有同学认为,青少年只要学法、懂法,就能树立法治观念。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尊师重教关爱他人】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材料二:为提高学习效果,老师经常安排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明明与婷婷同属于一个学习小组,婷婷总是不厌其烦的帮助明明分析问题、解答疑惑,结果明明的成绩进步很快,婷婷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请你谈谈我们尊重老师的原因。
(2)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和婷婷一样乐于助人的经历。请举出一例,并说说帮助他人的意义。
材料一: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材料二: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习近平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据悉,你校正在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l)请你谈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 分)
(2)围绕本次主题活动,请你策划出适宜在校园开展的具体活动项目。(两个方面即可。2分)
(3)请你写出一句自己最欣赏的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并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材料一:近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选取广东的八个城市17所中学的1742名初中生。调查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有50.7 %;52.5 %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向他人轻易表露不良情绪;35.7%的学生经常向父母发脾气;67.6%的学生经常会提醒自己忘记不愉快的事情,但在真正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却只有44%的人表示能摆脱消极情绪或正确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情;不喜欢与他人沟通,占37.2%,与父母沟通有璋碍的占42.3% ,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父母昨占81.3%。材料二:教育部新修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初中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与同学、老师及父母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处理厌学心理,抑制冲动行为;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据悉,你校正在开展“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谈谈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请你谈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两个方面即可。4分)
(3)请你提出有效管理情绪的具体办法。(两个方面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