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的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秋雨笔下的“它”指的是                         (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的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欧洲联合的进程从1951年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开始,不断向前发展。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的动力是①同美国争夺非洲殖民地②稳定和发展西欧③抗衡苏联④摆脱美国的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操纵世界贸易 B.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
C.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 D.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1)为什么说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有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上图,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
(3)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使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