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网络热点】材料一:“县委书记戴的表”、“局长日记”、“人肉搜索”等,一个个 “网络事件”屡屡成为关注焦点。有人说:“网络是公民监督的新平台,网上举报属实的案例不少。”有人说:“也存在不经意间曝光别人隐私、造谣中伤的嫌疑。”它到底是反腐利剑还是泥沙俱下?如何看待网上发帖“双刃剑”?网民们的讨论正在进行中……。
运用所学民主政治权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网民甲说:“我们有权网上发帖……”。网民甲为什么这样说?
(2)网民乙说:“网上发帖也要注意……”。网民乙说要注意什么?
【关注民众富裕】 材料二:党的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勾画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发展蓝图。其中,备受各界瞩目的是探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国强”向“民富”的转型之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等醒目字眼跃入人们的眼帘,构成“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国富”到“民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民生”实现“民富”?
(3)你认为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民生问题有哪些?(列举2个)
(4)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列举2个)
八年级的小王同学,一天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家游戏厅,里面传出人们打游戏发出的叫喊声,他好奇的停下来张望,这时游戏厅老板走过来请他进去玩,小王犹豫了……
(1)材料中小王的诱惑是来自哪方面的?
(2)小王如何抗拒这一不良诱惑?
(3)请为该同学写一句警示的话
2012年5月9日,某市开展了第三届全民读书节,很多同学积极参与,请结合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小红所在的学校开展了全民读书的调查活动,下面是他们统计的数据。
某市1978年以来家庭人均年收入与人均年读书量情况:
年份 |
人均年收入 |
人均年读书量 |
1978年 |
150元 |
1本 |
2000年 |
14000元 |
5本 |
2012年 |
23000元 |
7本 |
(1)该图表数据说明了什么?
情境二: 小强所在学校积极响应读书节活动,班主任老师动员学生捐出自己的好书来参加“图书漂流”活动。
(2)你赞同小红、小强的做法吗?请简述理由。
情境三:读书节期间,小强收到了外地寄来的一封读书征文比赛邀请函,邀请小强参加比赛并请小强提供其他同学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以便他们邮寄更多的邀请函,并承诺他免交参赛费,并且提供的信息越多可以获得额外更多的奖品。他将信将疑,于是上网查询,发现有人在论坛里说起被该举办方骗取参赛费的经历。
(3)对此你觉得小强应该怎么办?
阅读下面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镜头一:小春晚上在家背《木兰辞》时觉得不易记忆,突发奇想,于是在课文旁创作了几张简笔画以便于记忆,结果效果很好。
(1)小春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镜头二:小春把自己创作的简笔画放在微博上进行了发布,结果人气很高。同时她发现网络里有许多对语文课本里杜甫、包拯等人的画像进行恶搞的图片,她很感兴趣,于是也开始仿效,对这些名人的画像进行恶搞和丑化,几乎每节课都在忙于这样的创作,不断更新自己的微博。
(2)请你对小春的行为进行点评。
镜头三:期中考试下来,由于前段时间小春上课忙于创作,小春的总分退步明显,班主任老师找她谈了心。回家后,小春关上房门,倒在床上用被子蒙着头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此后半个学期,小春像换了个人,日日坚持刻苦学习,期末考试后小春成绩进步显著。她带着喜悦的心情敲了敲班主任办公室的门,得到允许后向班主任老师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3)上述材料中小春的哪些行为是值得肯定的?请你指出并简要说明。
石墨经过高温高压,可形成金刚石;不用力拍打,球无法弹得更高;响鼓要用重锤敲。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A.压力常常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 |
B.没有压力,会使我们人生觉得非常轻松 |
C.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总给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
D.适度的压力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人们前进的动力 |
亚运会期间,赛场内外随处可见亚运志愿者“绿羊羊”和“木棉红”忙碌的身影,他们的真诚与汗水为亚运会增添了光彩。随着亚运圣火的熄灭,再精彩的比赛,再动人的画面都将淡去,而亚运志愿者的身影将成为这届亚运会留给人们最温暖、最长久的回忆。
在16天里,被运动员和市民昵称为“绿羊羊”的60万志愿者,用辛劳的汗水和付出,为亚运会提供了最贴心的服务;550名美丽的礼仪小姐,用微笑和鲜花,把广州的温暖和快乐传递给全亚洲的人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志愿者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它有哪些主要表现?(4分)
(2)除了参加志愿者活动外,青少年还可以实践哪些这类行为?(3分)
(3)请你谈谈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理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