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镜头一:小春晚上在家背《木兰辞》时觉得不易记忆,突发奇想,于是在课文旁创作了几张简笔画以便于记忆,结果效果很好。
(1)小春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镜头二:小春把自己创作的简笔画放在微博上进行了发布,结果人气很高。同时她发现网络里有许多对语文课本里杜甫、包拯等人的画像进行恶搞的图片,她很感兴趣,于是也开始仿效,对这些名人的画像进行恶搞和丑化,几乎每节课都在忙于这样的创作,不断更新自己的微博。
(2)请你对小春的行为进行点评。
镜头三:期中考试下来,由于前段时间小春上课忙于创作,小春的总分退步明显,班主任老师找她谈了心。回家后,小春关上房门,倒在床上用被子蒙着头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此后半个学期,小春像换了个人,日日坚持刻苦学习,期末考试后小春成绩进步显著。她带着喜悦的心情敲了敲班主任办公室的门,得到允许后向班主任老师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3)上述材料中小春的哪些行为是值得肯定的?请你指出并简要说明。
某班根据单元主题探究活动的要求,组织了关于“诚信”的辩论会
正方一辫: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其基本要求就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不讲信用,就无法立身处世。“狼来了”的故事启示我们:不讲诚信,可能会获得一时的好处,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一个讲诚信的人,无论走到哪里终究都不会吃亏,在学习上,他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在交友上,他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在工作上,他能得到同事的赞誉。
反方一辩:诚信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事物总具有两面性。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讲诚信往往会吃亏,比如:同学小张通过作弊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假如他主动向老师说出真相,好成绩就会被取消甚至会受到校纪校规的处理。再如:有些商家老老实实经营却难以维持,而有些商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却获利巨大--------
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1)(4分)请根据双方一辩的阐述,写出双方的辩题:
正方辩题:
反方辩题:
(2)请你作为正方二辩,针对反方以辩的发言,写出一段话,给予反驳
【跨越时空 传承文明】
材料一:泱泱中华,五千文明,漫长的岁月为中华民族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凝练成了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铸就了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2011年12月17日下午,首届中国非遗园(合肥·自贡)国际灯会艺术节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盛大开幕。始于唐宋,被称为“天下第一灯”的自贡灯会将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美轮美奂、流光溢彩的视觉盛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长1500米。按1:1比例再现的“清明上河图”巨型实景彩灯,市民穿梭其中,仿佛跨越时空,在繁华的古街小巷感悟千年文化。
材料二:据上海市一份调查显示,有26℅的人每周花5-10小时来收听流行音乐,而有61℅的人平时不收听收看中国传统戏剧;有33℅的人平均每周花5-10小时用于学英语,而花费同样时间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上的人,仅占总人数的10℅。还有我们习以为常却又令人痛心疾首的场景:年轻人嚼着汉堡,玩着魔兽,热衷COSPLAY,却往往背不全一首唐诗。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民族文化素养?
(3)写出合肥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传统文化的名称。(至少两个,2分)
(4)写出一句凸显合肥魅力的城市标志语。
【了解国情 给力家乡】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社会的发展变化就在我们的周围,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想必你一定已经亲身感受,但是在当今社会繁荣进步的同时,我国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许多社会问题:人口负担、就业压力、环境恶化、贫富差异、腐败犯罪等等,这些问题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影响重大。请你回答:
在当今社会繁荣进步的同时,我国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诸多社会问题,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
【牢记历史 热爱和平】
2011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4周年祭。这一天,刺耳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城;这一天,沉眠于岁月中的那段惨烈历史会被重新翻开;这一天,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忆起74年前的那场血腥浩劫;这一天,是亲历者无法忘记的记忆之痛。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这是中国人民永远无法忘记的历史。时至今日,世界上的许多地区战争仍然接连发生,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地威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的许多地方发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
(2)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那么对于发生的冲突事件,各国人民应该怎么办?
(3)假如学校准备在寒假进行一次公益活动,请你帮忙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善待他人 宽以为怀】
一轮明月高悬在天空中,一个晚归的老和尚静静地看着敞开的庙门,他知道一个不速之客正在拜访,他静静地脱下身上那件破旧的袈裟,静静地站在庙门前。当两手空空的小偷从庙里出来时,他把袈裟塞在小偷的怀里,并说道:“兄弟,我太穷了,没有更多的东西送给你,也许这件袈裟能为你遮蔽些风雨!”望着小偷慌忙跑远的身影,他抬起头,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自语道:“真想把这轮明月也送给他!”几天后,在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老和尚在庙门外又看见了那件洗涤得干干净净、缝补得细细密密、折叠得工工整整的袈裟,老和尚把袈裟紧紧地抱在怀里,望着那轮明月欣慰地说道:“看来他已经收到了我送给他的明月了。”
(1)从这件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2)有人认为:“犯错是在所难免的,应该给人留下改过的机会。所以对他人犯得所有错误我们都应该宽容。”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