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注成就
30多年前,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奏响改革开放的号角时,世界对中国仍是将信将疑。然而,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30多年来,我们国民经济迈上了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3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几倍于同期世界的年均增速,国内生产总值位次由第10位上升为第3位。此外,在联合国维和、地区稳定、国际救灾、南极考察、亚丁湾护航、应对金融危机等许多领域世界都看到了中国的身影,听到了中国的声音。当今,不论持有怎样的立场,国际观察家对中国的发展不得不给以高度评价。“寻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巨人”身上发生了“奇迹”、产生了“全球重量级影响力”等用语频现世界媒体对中国的评价中。
(1)这种“奇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试概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上述“奇迹”的根本保证、政治保证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你认为发生上述“奇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简要分析。
(4)外国评价我国所“寻找到”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机,5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墙;4.6兆瓦太阳能发电机组容量;42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上海企业馆半透明的外墙是用回收的废旧光盘制成的聚碳酸酯;就连平常人们不注意的袋装牛奶等废弃饮料纸包装,也变身为世博环保椅、世博环保垃圾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低碳世博”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国策和什么发展理念?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的哪些观点?
(2)“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是基于哪一基本国情提出的?这一国情有哪些具体表现?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请列举2-3例说明。

材料一: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2010年9月6日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在大会上充分肯定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建设成就。
材料二:回眸“十一五”,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又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宏伟蓝图。
(1)材料一表明我国将坚定不移地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国策?材料二中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简述材料一中的基本国策对材料二中描述的成就所起的作用。

材料一:在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有一定比例。即使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在全国人大,政协中,也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帮助壮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文字,帮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改进了文字,我国法律规定各民族均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表明了什么?
(2)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可看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什么?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主题?

欣赏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偏心》反映了什么现象?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生产与环保的关系?为什么?

材料一:2012日5月1日上午,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京举行。自上一届中美科技联委会2009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以来,中美科技创新合作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中美成立了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两国5年共同出资1.5亿美元,支持清洁能源汽车、清洁煤和建筑节能领域的联合研发。在两国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中美成功举办了青年科技人员交流计划和青年科技论坛,即将启动“青年科技骨干访问计划”,每年由中方选拔12名青年科技人员访美。为提升中美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中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幅度提高科研活动国际化程度。鼓励研发机构与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还将逐步加大国家科技计划的开放力度,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区域科技合作中心和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特别是支持中国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支持外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等。
材料二:第14届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2012年5月1日上午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去贺信。胡锦涛在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中美两国都认识到科技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积极推进科技合作。胡锦涛表示,相信在中美两国政府和科技界持续不断的努力下,中美科技合作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上述材料体现了初三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重要观点?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