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又是一年“两会”时,“两会”流行词聚焦了人民群众的期盼,传递了国家政府的决心。
【2013年两会流行词·中国梦】从十八大到到两会,“中国梦”的口号引起了中国媒体及民众的热议和不同解读,也成为新一届政府的流行语。
(1)本世纪头20年中华民族将要实现怎样的“中国梦”?
【2014年两会流行词·深化改革】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一个亮点,77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彰显政府决心。
(2)“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2015两会流行词·任性】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对待反腐问题,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没有分歧,是一致的...态度上,大家都很任性”;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习近平指出,反腐要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使“政治生态也山清水秀”。
(3)结合材料,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谈谈怎样让“政治生态也山清水秀”?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 厉行法治的要求 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1)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2)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进步。(3)2015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4)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材料是如何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统一?

为了给患有尿毒症的儿子换一个健康的肾,郭珍珍每天清晨跑步1个多小时,约5公里的路程,并将饮食减半,2个月下来,郭珍珍体重下降了23斤。经医院全面系统地检查,她身体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肾移植条件,尽管医生告诫她:“割肾是有风险的。”但她坚定地说:“只要把儿子救活了,我死也不后悔!”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母爱的认识。
(2)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理应受到我们的尊重与爱戴。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与父母之间渐渐有了距离。请完成下列填空,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学会正确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的思想落伍了,根本不懂校园生活。 这种现象说明我们与父母之间出现了:①
父母不厌其烦的说教,我感到很烦,他们不许我做的事,我就是要做给他们看。 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出现了:②
中学时代是子女与父母产生矛盾的高峰时期,自觉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为子女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最好方法是:③
(3)我国古代把“孝”看成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今天我国的宪法也规定子女要赡养扶助父母。说说中学生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至少写两点)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材料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以下经典名句


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公者无私之谓也,平者无偏之谓也 ———清﹒何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曾经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一,把经典名句序号填入对应的位置,每个序号只填一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等
公正
爱国
诚信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句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青少年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一:河南,黄河之南,天下之中。这是一片广袤的中原大地,这是一片厚重的文化沃土。河南见证了华夏5000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也见证了新中国民族文化的强势觉醒。“心灵故乡老家河南”集中洽释了河南所拥有的独特魅力。
材料二:全国第一家以山体为实景的大型旅游演艺节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嵩山为背景,近600人的禅武演泽,巨大的视觉冲击效果,为中外旅游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及大型多媒体歌舞秀《千回大宋》再现了宋人、宋景、宋时的场景,制造出梦幻般的效果,把人们的记忆拉向一千年前的那个辉煌的朝代。三大演出,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创意十足、美奐绝伦,其品牌价值已深入人心,成为我省旅游、文化产业的新旗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材料三:“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高的荣誉,它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市民素质。郑州市自2000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市民锁定目标,真抓实干,15年如一日,铸就了一条文明城市建设的康庄大道,使郑州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环境优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郑州都市区展现在人们眼前。继2011年12月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后,2015年2月郑州市再次蝉联这一荣誉称号。
据悉,你校正开展“感悟厚重河南”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心灵故乡,老家河南”提供佐证。(两个方面即可)
(2)三大演出的成功对我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有何启示?(两个方面即可)
(3)请你列出两位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4)点赞郑州:写出郑州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温馨提示:成果可以是某种现象,也可以是典型的人或事。两方面即可)
(5)增辉郑州:谈谈你准备如何以实际行动为文明郑州贡献力量。(两方面即可)

十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孙丽娜还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奖给她和丈夫的10万元奖金转赠给了学校,用于建电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太美了。”2014年9月,在支教的第9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2015年,他们 获得“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有人说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这样做不值得,你认为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3)青少年学生应该向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学习,关心爱护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况,该怎么做?
①你看到一位残疾人在过桥时行动不便:
②你遇到一位陌生人在学校门口迷路,不辨方向:
③你的同桌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