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注: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单位GDP能耗降幅从2011年的2.0%增加到201 4年3.9%,但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3倍。
材料二:11月9日,习近平在出席20 1 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时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3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牧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索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与“旧常态”相对应,后者侧重于经济发展的高速和总量,而新常态则强调发展的效益和质量。
材料三:近年来,某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合理的增长速度:提出全面转型,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绿色产业,坚决剔除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继续推进民生改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统筹城乡发展,精准扶贫,编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化? 
(3)结合材料三,某市的发展是如何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经济生活需要法律保障 政治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中国式过马路”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1分)
(2)“中国式过马路”反映了行人什么心理?如何看待这种心理?
(3)上述信息集中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其重要环节是什么?
(4)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但因隐私权受到他人侵害而诉诸法律的案件仍屡见不鲜。请看下面三则实例;
事例一:某班语文老师检查学生日记,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写日记的情况,承诺决不告诉任何人。同学们出于对老师的信任都上交了,结果,该老师把其中一些同学对某位老师看法的内容传了出去,引发了师生矛盾。
事例二:最近一段时间,小张学习有点心不在焉,成绩下滑。针对他的异常情况,班主任偷偷地扣留了他的信件,查看了信的内容,并把情况告诉了他父亲。
针对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那些属于个人隐私吗?
(2)请你对上述事例中是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行为进行评析。
(3)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自今年春季各地发生多起幼儿园、学校的恶性伤人事件之后,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学校有校警、街头有巡警、辖区有民警,正成为全国多数地方的共同举措。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
(1)请你探究:国家为何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2)排查隐患:你所在的校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2分,要求能列举两条)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观察下列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注:漫画中的对话为:权利都抢跑了,义务是谁的?)
(1)漫画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
(2)请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评析漫画中人物的行为?(7分)
(3)对此,你有何启示?

2010年5月18日,山东枣庄市在网上发现一条“枣庄将在5月19日凌晨4时发生地震”的帖子,地震谣言帖的出现,引发了部分群众恐慌。为避免谣言扩散,市公安局全力侦探,于20日将在网上散布谣言的违法嫌疑人王某抓获。王某行为已经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涉嫌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对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看了上面信息,某班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观点评析:有人说,发帖子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人爱信不信,不应当受到法律制裁。你认为呢?
(2)理论分析:请你向同学们说一下材料中散布谣言的危害。
(3)现象列举:社会中类似材料中散布谣言的做法还有许多,请你列举两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