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同学们应当初步掌握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课外材料的能力,努力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为高中或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思想品德》课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缓慢,而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同时,中国领导人也在各种不同场合的国际峰会上,就一系列重大国际性问题全面阐述中国的主张,每每赢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
材料二:2013年9月初,在对土库曼斯坦等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多次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坚定推进改革,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益的决心以及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习近平主席态度明确:一个经济运行更稳定、增长质量更高、增长前景更可持续的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是长期利好的。
材料三:在2013年9月11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自信地试图打消大家对中国经济的疑虑:通过改革能够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在不搞刺激的情况下,通过改革中国还是能保持一个中高速的经济增长。
材料四:央广网北京2013年9月26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梁晓安今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征收交通拥堵费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大政策,有关城市、部门一定会深入系统地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科学制定规划和方案。
(1)材料一和次材料二主要说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面对材料三和材料四,有些西方人惊呼“中国的社会主义已不再是初级阶段了。”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面临着_____ 和______等方面的相对劣势。要缩短差距,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握好_______这一根本方向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更好地报效国家,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
广州大桥在广州市交通整治网上被网民选为“交通黑点”,广州大桥旁边是否有必要再建多一条桥疏导交通?2013年9月14日,广州市重大城建项目公众咨询监督委员会就此召开论证会。这是公咨委开展咨询监督工作的第一个项目,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参加论证会的代表意见不一。工程的建设方、环评单位、设计单位表示大桥拓宽不但有必要,而且利于长远发展;米兰苑的居民代表廖某等也报名参加了论证会,他们则持反对意见,表示广州大桥并非广州大道拥堵的黑点,而且拓宽后对沿线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他们在论证会上向公咨委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请运用“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米兰苑的居民代表廖某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
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王亚平与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联袂出征太空。在历时15天的太空飞行中,三位宇航员开展了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神十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空事业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材料二:我国与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在某些指标上的比较:
| 科技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 |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
|
| 中国 |
1.4% |
50% |
40% |
| 创新型国家 |
2.0% |
30% |
70% |
材料三: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指出,我们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中学生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材料一: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材料二:“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在发展程度上的巨大差距是建设幸福广东的硬伤。近年来,广东打响了扶贫攻坚战。今年7月26日,广东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举行,未来5年广东省计划安排6720亿元资金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加速新型城填化,将其打造成为拉动广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1)要实现材料一所讲的收入倍增目标,根本在于坚持①,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要落实“两个同步”,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②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请结合①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广东省在未来5年大力发展粤东西北地区措施的意义。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求索,不断奋斗,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给中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深化改革,再次提速。
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改革的魅力,做改革的促进派,某中学举办了以“为中国喝彩,给改革助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感受变化】请你列举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少写两个方面)
(2)【调查途径】假如让你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进行调查,你会采取哪些方式?
(3)【展示成就】学校要出一期黑板报展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你可以按哪几个板块来展示?(至少四个板块)
(4)【纵谈感悟】九年级(2)班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改革的感悟,你的感悟是什么呢?请写出来。
材料一:“雾霾”是2013年挥之不去的话题。刚入12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截至4日18时,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值此,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较常年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其中,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天津等13省市均为历史最多。
材料二: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10条”,开始采取严厉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一共35项具体措施,任务分解到重点地区、重点单位。按照“大气10条”的要求,通过5~10年时间治理,大气污染的状况会得到明显改善。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目前面临怎样的环境现状? 材料二贯彻执行了我国哪项基本国策? (1分)
(2)“大气10条”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4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将“大气10条”落实在自己的具体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