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在 “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
甲组 |
乙组 |
环境条件 |
阴暗、低温 |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
实验材料 |
同样多株韭苗 |
同样多株蒜苗 |
处理方法 |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 :甲组______ _ ,乙组___ ____。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
甲组植株_________ ,乙组植株___________。
下图是桃的花和果实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名称:
A B C D
要同学们培养绿豆以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有人问:“怎样才能让绿豆快点发芽?”小苹说:“可能要有水分及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吧!”于是小明用绿豆进行四组实验,其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有,-表示没有):
组别 |
处理方法 |
7天后的发芽率 |
||
光照 |
水分 |
温度 |
||
甲 |
+ |
+ |
30℃ |
90% |
乙 |
- |
+ |
30℃ |
90% |
丙 |
+ |
- |
30℃ |
0% |
丁 |
- |
- |
30℃ |
0% |
(1)小苹说:“可能要有水分及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吧!”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的 (填写科学探究的步骤)。
(2)甲、乙、丙、丁四组中,可以用来证明“光线是否会影响绿豆发芽”的是 ,其中的变量是 。
(3)小明的实验证明了绿豆的萌发与 有关,与 无关。
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实验设计: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分析,甲、乙是一组 实验,实验变量是 。
(2)请比较甲、乙装置中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是 。
(3)以上实验最好重复多次,目的是 。
(4)实验时,如果乙装置用黑布罩住,与之前没有用黑布罩住的相比较,蜡烛燃烧时间将 (选填“延长”、“不变”或“缩短”),原因是 。
(5)根据以上的实验探究,写一条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
科学家用喜马拉雅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兔的毛色称为 。兔毛的白色和黑色这对性状称 。
(2)假如躯干部的白毛是由基因D控制的,这只兔的基因是 。
(3)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
(4)如果将兔背部的黑毛剃除,并不再绑冰袋,一段时间后长出的毛色是 。
(5)若兔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n,则其乳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
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后,不久就蔓延到许多国家。5月份,泉州也确诊出首例甲型 H1N1流感患者。该疾病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以感 染者的咳嗽或喷嚏为媒介,也可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
⑴与非传染病相比甲型H1N1流感具有传染性和 的特点。
⑵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分析,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 。
⑶从传染病预防的三个措施看,打喷嚏时掩住口鼻、勤洗手等是为了切断 。
⑷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研制并使用疫苗将大大减少甲型H1N1流感的患病率。原因是:注射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填“抗原”或“抗体”),从而发挥机体的 免疫作用,达到保护 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