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战略转移,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抵抗,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等重大胜利。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挑起内战烽火。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不久,中国大陆解放。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其中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应包含于上述哪则材料之中?(只写出材料前的题号即可,2分)
(2)在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上述四则材料分阶段地简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28年革命历程,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面内战的爆发 西部大开发战略 红军长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感悟课程:
【水壶的故事】一个文弱的孩子守在炉子旁,呆呆地看着炉子上煮水的水壶。水快开了,强大的水汽直往上冒。尽管壶盖紧紧地盖着,可还是颤颤巍巍地动了起来。水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先是从盖的边缘往外冒,接着是集中力量把壶盖往上顶。一下、两下……
“詹姆斯,我从来没看到过你这样的孩子。半个小时过去了,你一言不发,一会儿把水壶盖盖上,一会儿又取下,……你不能去看看书,或者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吗?”孩子的妈妈责备他说。
【巨匠的殒落】1819年8月5日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的伟人的去世。
【新华网青岛电】2007年12月22日10时5分,我国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竣工。这是我国铁路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新华网济南电】胶济铁路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1分,T195次北京至青岛四方的列车与5034次烟台至徐州的列车在山东淄博市周村附近相撞,事故死亡人数已上升至70人,416人受伤,其中重伤51人,受伤旅客中有4名外籍旅客。
探究问题:
(1)“水壶的故事”和“巨匠的殒落”与历史上的哪位伟人有关?“开创了人类历史崭新时代”指什么时代?
(2)以上材料与哪一事件有关?它首先在哪个国家哪个行业中发生的?
(3)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的火车机车是什么?它的发明者是谁?
(4)联系胶济铁路火车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请你设计一条有关文明安全出行的警示语。
(5)有人说:“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重要礼物”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马克思
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上有何相同之处?
(2)材料一中“旧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新社会的政治制度”指的又是什么?
(3)为什么说“1640年的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l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和“黑暗依旧”的含义是什么?(2分)1921年,给中国带来曙光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分)
(2)材料二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2分)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1分)南京的解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1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
材料二: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用史实简要说明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6分)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
(3)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94周年诞辰,表达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某校八年级7班的同学决定围绕三个主题办一期墙报,请你与他们一起来准备相关资料。
(1)主题一:“中国共产党28年(1921-1949年)的发展历程”。请围绕该主题。对应下表中的序号填写相关内容。

(2)主题二:“中国共产党经历的重要历史性转折”。围绕该主题,依据年代尺提示信息,写出发生在1935年中共相关重要会议的名称以及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3)主题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终获胜利”。围绕该主题,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