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战略转移,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材料三: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战场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抵抗,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等重大胜利。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挑起内战烽火。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长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不久,中国大陆解放。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其中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应包含于上述哪则材料之中?(只写出材料前的题号即可,2分)
(2)在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上述四则材料分阶段地简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28年革命历程,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①②③
(1)依次说出图中人物的名字:
①②③
(2)这几位人物分别被誉为什么?
①②③
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
材料三建国后粮食总产量年度统计数据(单位:亿吨)
|
材料一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人家看不起中国人……一九四九年,中国人确实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摘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13年3月1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材料三“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我们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旧中国与新中国的国家地位有什么不同?
⑵据材料一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各是什么?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了实现奋斗目标,我国对外开放掀起了新的大潮,请举出其典型表现。
⑶材料二中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
⑷材料三中提及“我们建立起具有中国自己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1分)
⑸材料三中提及“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你知道我国改革开放距今有多少年了吗?(1分)
⑹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读图简答
⑴请你写出上图中A、B、C字母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名称。
⑵经济特区的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你知道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什么作用吗?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共“七大”确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共“十五大”又把什么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要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