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大约一个世纪以后,美国获得独立,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18世纪末期,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共和政体。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摘自《权利法案》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摘自《1787年美国宪法》
(1)材料一反映了英、法、美三国选择了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材料二中的规定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3)结合材料三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4)用比较法,找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联邦制的不同特点。
在近现代历史上,中美日三国的外交关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哈定总统邀请九个大国于1921年11月出席会议。休斯(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提出了一个构思卓越的方案,意图大大削减用于建造军舰的经费,打破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政治联盟(特别是从l902年起就存在的英日联盟)。缔结一项国际协议来保持神话般的中国市场的开放。最后一点是特别关键的……中国人也出席了会议,他们痛苦地抱怨受到的待遇有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之后又无人理睬。
──《美国世纪》沃尔特·拉菲伯等人著
材料二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中国的抗战》
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血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四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日美同盟就是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双边安排。2015年4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会谈,在其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奥巴马重申,钓鱼岛在日本施政之下,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美国支持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会议”最后签订了哪项“国际协议”来“保持神话般的中国市场的开放”?材料一中“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是什么意思?(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三为什么抗战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的大事”?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含义的理解。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这一地区人民的共同愿望。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对材料四奥巴马的言论做出回应。(4分)
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世界与中国》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资料呈现】 【近代世界】
材料一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近代中国】
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列强再次侵入北京,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复兴之路》
【当代中国】
材料五在近30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化的起步、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形成、21世界初经济全球化的加强),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这种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3)材料三“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中国“每一步都没有落空”的标志性事件。
【各抒己见】
(5)对比现实与历史,你认为当代中国与近代中国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说明:图1图2为洋务运动时期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汉阳铁厂 ,图3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八幡制铁所
材料二自强运动(洋务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莫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如果没有这一步的话,后面的改革就很难。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在(明治)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1886年至1890年间,在日本出现了早期产业革命热潮。它几乎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特别是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异常迅猛。到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初步实行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叶渭渠主编《日本文明》
材料四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阳铁厂是由谁创办的?它属于洋务派创办的什么类型的企业?
(2)材料二反映明治政府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归纳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对中日两国走上近代化道路所起的作用。
(4)材料四描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哪一战役?这次战役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
古今中外,民生问题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而奉其身,尤割股以啖(喂)腹”。关于君民关系, 唐太宗理解为:“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
——《贞观政要》
材料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引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重视发展经济。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四 “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请例举贞观之治的措施加以说明。此后哪位皇帝在位时唐朝步入鼎盛时期?(1分)
(2)从材料二中看出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在农业方面成功的社会变革有哪些?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4)材料四中“这一政策”指的是什么?这一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五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西欧几乎没有城市...公元十一世纪以后西欧开始出现以工商业为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摘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及其兴起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长短不一,形成发达国家之间城市化发展时间不一致现象。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发展最广泛,从1760年至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0%,而当时世界人口中城市人口只占6.5%。
——《世界城市化进程》摘自《政策》2001年10期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英国城市化进程最早开始的原因。
材料三:尽管中国人修城筑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但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只有86个城市,城市化水平只有10.6%。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大致可分为四个发展时期:1949-1957年城市化恢复发展时期;1957-1965年城市化大起大落时期;1966-1978年城市化停滞不前时期;1979-2002年城市化稳步发展时期。
——摘自《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现状及对策》吴艳玲《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6期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1966-1978年我国城市化停滞不前的原因。
材料四:中新社北京2011年6月23日电 最新出炉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提出,在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正面临着“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要素集约水平的不匹配”、“城市规模的适度控制与流动人口的过分集聚的不协调。”、“城市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调”、“城市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适应”等5方面挑战。
(4)根据所学知识,请任意选择一个材料四中报告所提的挑战,谈谈你的应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