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
材料:“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便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请回答:
⑴、前两句诗指的是什么事件?(5★)
⑵、后两句诗指的是什么事件?当时的皇帝是谁?(8★)
⑶、诗句的作者对这一事件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谈一下你的看法。(8★)
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河南段终于2009年全面开工。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水利过程,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都江堰图二隋朝大运河图三我国重大工程示意图
请回答:
(1)简述图一、图二工程的主要功能。图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两大工程分别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图三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一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材料二 1988年,全国已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材料三:
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材料四:
胡锦涛会见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台湾乘客往返大陆台湾歌手周杰伦演唱会
⑴材料一中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负责此次谈判的西藏首席代表是谁?
⑵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⑶材料三体现的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香港和澳门曾经分别被哪两国占领?
⑷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材料二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材料三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成就显著。1992年以后,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⑴材料一中“这位老人”是指谁?他制定了什么决策这一重大政策是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⑵请列举除深圳市以外的经济特区(写出两个即可)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好处。
⑶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又是哪次会议提出何种经济体制后,进一步促进了此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材料四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⑴据材料一,为了有效地进行土地改革,国家颁布一部重要文件,名称是什么?土地改革在何时基本完成?
⑵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⑶材料三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⑷据材料四,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1分)
⑸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概括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写出两项即可)
阅读材料: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说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吗?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南宋时,发行的纸币称为什么?
(3)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简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