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三幅图片后,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100年。100年中在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的引领下,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谁?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有人认为:1935年既是图二人物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也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9年10月1日,他庄严宣告“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他为什么这么说?
(3)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过程中,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改革开放,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阶段?(4)这三位伟人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俄国二月革命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伟大的发明创造(如下图)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东汉时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请回答:
问题一:图一的文字主要记录了我国哪一朝代的历史?(1分)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书法作品的作者在历史上被尊称为什么(1分)?
问题二:孔子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3分)这一建议对儒学产生怎样了的影响?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主要源于他在哪一方面的成就与主张。(1分)
问题三: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项技术成就?(1分)东汉时期,又是谁改进了这一技术,使之得以普及(1分)
问题四:通过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中华文化的感悟?(2分)

刚刚过去的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四:

请回答:
问题一:“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内容?这一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问题三:材料三、四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他的改革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2分)
问题四: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分)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问题一:图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
问题二:读图2《西汉疆域图》,斜线覆盖区域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西汉政府在这里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问题三:读图3,哪一战役奠定了图3局面形成的基础?(1分)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写字母)(1分)结束图3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1分)
问题四:读图4《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原因有哪些中原汉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问题五: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材料:清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清政府下令只开……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中的“一处”指什么地方?并由政府特许的什么机构来经营贸易?
(2)这体现了清朝的什么对外政策?这种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材料一:“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郑和描述船队远航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郑和下西洋是在哪个朝代?该朝代的建立者为加强君权设立了什么特务机构?
(2)郑和在远航中需要用到什么来指示方向?这种东西什么时期开始用于航海?
(3)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有什么光辉的业绩?在该朝代是谁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