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改编的这首《回乡偶书》最早可能出现与
A.20世纪60年代末 | B.20世纪70年代末 |
C.20世纪80年代末 | D.20世纪90年代初 |
以下符合明清时期商业特点的是
A.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 B.广泛流通纸币 |
C.出现了最早的职业商人 | D.形成了区域性商帮 |
我国瓷器珍品《鬼谷子下山图》青花瓷罐,在英国佳士得拍卖行露面仅8分钟就被一神秘买家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走,成为目前已知的拍价最高的中国瓷器。该瓷罐烧制时间可能在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
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上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
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 |
B.蒙古贵族的皮毛衣服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 |
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 |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 |
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于
A.原始社会 | B.商周时期 |
C.秦汉时期 | D.隋唐时期 |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