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符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发展进程的是
① ②
③ ④
| A.②④③① | B.④②①③ | C.②④①③ | D.④②③① |
“那时(15世纪束)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象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裂缝”说明东西方商路畅通 |
| B.“巨人”仍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丝毫看不到光明 |
| C.“牢狱”指的是封建神学的束缚 |
| D.“巨人的力量”主要指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当时,他若想获取政治权力,下列哪条途径可行?
| A.参军,争取立下军功 | B.经商致富 |
| C.收买人心,多拉选票 | D.接受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表达了作者
| A.悲愤、思想、爱国的情感 | B.盼望实行“一国两制” |
| C.希望国民党早日反攻大陆 | D.渴望早日和平统一中国 |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提到:“囊括大典,同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材料体现的理念
| A.与尊孔复古的思潮出现无关 | B.传播西学,彻底否定中学 |
| C.以包容的态度来推动思想传播 | D.使新文化运动由此展开 |
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 北宋 |
3025541 |
62.9% |
1122476 |
37.1% |
A.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
B.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均在南方,使南方人口大增
C.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
D.由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可知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