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表达了作者
| A.悲愤、思想、爱国的情感 | B.盼望实行“一国两制” |
| C.希望国民党早日反攻大陆 | D.渴望早日和平统一中国 |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包括
①生产的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②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
③形成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 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密切结合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 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
|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 D.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
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中去。为此中国应对时代主题的举措是
| 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恢复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地位 |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场所,到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全部裁撤,已有4000年历史。它在中国近代消失的主要原因有
①近代社会经济衰退难以支撑其庞大消耗
②近代西方通讯设施的传入
③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影响
④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改变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