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1世纪,古罗马的执政者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中,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的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
材料二 《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国际路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三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安),在中国境内有4000多公里;西到印度、伊朗等国及地中海东岸,并可直达古代罗马,总长7000多公里。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时间在中国是什么朝代?
(2)请你介绍一位开辟古代丝绸之路的功臣
(3)简要说说丝绸之路在东西方交往中的作用
(4)请你为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材料一: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为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时间和目的各是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谁?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2)请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历史载体多种多样,它们拉近我们与历史的距离,让我们体验历史的多彩多姿。(共9分)
材料一
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革命文艺 5:30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20革命文艺 6:30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体育节目 8:15革命文艺 8:30新闻和报纸摘要 |
11:00国际时事 11:30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对工人广播 12:30新闻 13:00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红小兵节目 16:20红卫兵节目 |
(1)阅读材料一,写出这份报纸创刊的时间与地点。并将报纸上有效的历史信息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时间与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判断它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节目表?并说明判断依据。
(3)除上面提到的历史载体之外,你还知道哪些?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外交大事的年代尺,请你结合图片内容回答问题。(共12分)
(1)结合年代尺,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图片序号填在下面横线上。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
(2)图2反映的是哪一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3)阅读图1,指出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
(4)依据上述图片,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