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⑴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⑵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调(选填“左”或“右”)。
⑶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发现加减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天平平衡,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____________ kg/m3。
⑷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溢水杯。现请你帮她想办法测出小矿石的体积,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3分)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在实验中,小丽同学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图中 两个实验是用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的;
(3)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到结论: .
给你足够的水,量筒一只,怎样测定小瓷酒杯的密度(酒杯的直径小于量筒的直径)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密度表达式。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 ;② 。
(3)如图E中甲乙图中,图 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4)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此时水的沸点是。
(5)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6)在实验室里,有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衡衡同学在爸爸车库边上看到竖起的一只装油的铁皮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敲了几下,注意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衡衡决定探究为何敲桶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
(1)衡衡敲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填“高”或“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2)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桶发声的原因是桶壁在,他再根据物理课学到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于是他猜想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填“快”或“慢”)导致的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