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泊船瓜洲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舟下建溪
(宋)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1)本诗中的客船、黄昏之月、野店、半死之枫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
阅读与欣赏
(一)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请从修辞角度对“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作点赏析。
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三、四句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儿童误认雨声来。诗歌前两句中的“”和“”两字紧扣诗题就给人闲适、慵倦之感。
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诗歌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A.风送幽香传十里 B.戏掬清泉洒蕉叶 C.殷勤夏雨敲莲荷
应选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小题。
恨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河阳,地名。末句中“司徒”即指时任检校司徒的李光弼在此大败叛军后,又急欲直捣安史之乱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诗歌首联中的“五六年”这一数量词交代了因战乱和家人分别时间之长,与颔联中的“”字相呼应。
“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诗歌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夜醒昼眠这两个生活中的细节,有人说这两句描写有悖生活常理,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