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①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方案。因此,如何减排二氧化碳的新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其中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开始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②为了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可以首先将大型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进行碳捕捉。琼·吉宾斯博士说:“碳捕捉首先是通过金属片‘清洗’发电厂排放出的尾气,把二氧化碳‘捕捉’下来;接着是让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一个加热塔的蒸汽加热,得到更纯的二氧化碳;最后是将气体通过压缩塔,得到方便运输的压缩二氧化碳。通常,捕捉一吨碳的成本约60美元。但在中国,我预计成本可能降至40美元/ 吨。”中国华能集团的蒋敏华表示,公司将于今年在上海启动第二个碳捕捉示范项目,每年捕捉10万吨二氧化碳,然而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进程。
③碳捕捉后,将捕捉下来的碳,用一定的方法埋入地底或海洋,封存起来,进行碳封存。据了解,目前二氧化碳的封存技术分为“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两种。适合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结构包括油田、气田、咸水层、无法开采的煤矿等。据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性质稳定,若地质封存点经过谨慎选择、设计与管理,注入其中的二氧化碳99%可封存上千年。
④但是,现在科学家们还无法保证封存的二氧化碳不会泄露出来。所以,封存二氧化碳,最主要的是要有大片的空地,这样才可能把二氧化碳存储在地下。另外,一定要进行地质勘探,不能封存在地震多发地带,万一发生大地震,二氧化碳泄露出来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⑤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调查,全球油田中大概可供93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埋藏,这相当于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的45%。据预计,“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应用能够把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20% 至40%。
⑥除了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影响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还可以实现一定的商业价值。被捕获的碳可以用于石油开采、冶炼厂,甚至汽车业。在全球范围内,最早成功实现“碳捕捉与封存”试点项目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证实,在油田里灌入二氧化碳,可以使得石油的采收率提高40-45%。
⑦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仅仅是一种储存以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的技术手段,它并不是控制二氧化碳的最佳途径。现在人们要做的,关键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利用生物质跟煤混合燃烧,这样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降低10%至20%。目前来看,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增加燃烧效率,还可用混合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根据文意解释,什么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①文中引用琼·吉宾斯博士的话,是为了具体说明碳捕捉技术的流程,以及这一技术简单可行,价廉物美。
②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二氧化碳之多,为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从文中看,采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有哪些好处与不足?
在目前状况下,你觉得一个国家应该怎样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回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说明对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的小学生活
(1)我上小学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说起来很遥远,几乎是一个空白,但有几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2)先说打架。我生性是外温内热,平常少言寡语,对看不惯的事便要说便要骂,憋急了还会动拳头——一次姐姐被同学欺了,我不顾一切就去和他打架,谁赢谁输已经记不得了,甚至和我打架的同学叫什么名字也忘记了,只是后面的事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有人把我们打架的事报告给老师,和我同姓的老师把我叫去,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这还不算,他又用食指狠狠地在我头皮上锉,我头皮发胀发麻,疼得眼泪不住流了出来,可我没哭,更没有认错。
(3)再说逃学。夏天很热,太阳黄黄地晃眼,我就逃学,去稻田里掏螃蟹。那时候田里螃蟹很多,田埂边有蟹洞,只要看洞口的泥土颜色是不是新鲜就知道里面有没有螃蟹了,我钓鱼不行,掏螃蟹还是很得手的,没用多少时间,就掏了一串,怕也有十几只吧,然后就摆渡过了四叉河,走一个多小时,到泰南镇上玩,中午没饭吃,当然也不可能有零花钱,就拿一串螃蟹换两个烧饼,算是午餐。这事父母不知道,还以为我上学读书了,后来校长家访告了状,不过,父母并没有责备我,连一句话也没说,因为我念小学时的成绩一直很好。
(4)偷书看也是在小学的事。因为家贫,除了学校发的两本书,连一张纸片都没有,而我家的邻居是个地主,老太太嘴巴很啰嗦,老头比较严肃,却有一点书生气,他们的两个儿子是村里仅有的读书人,家里就有不少的古书,我在他家玩耍时看见,出于好奇,就拿(偷)了一本《列国志演义》回家看,小学的我居然也把这本书生吞活剥地啃完了,而且啃得津津有味,其实这也是我生平所看的第一本文学著作,我对文学的爱好就是从看这本书开始的。
(5)有了第一次偷书看的“乐趣”,后面就一发而不可收了。那时的农家孩子是不可能不干活的,我放学回家书包一丢就出门,主要是挑草沤肥什么的,所以也不可能在家里看书,晚上是早早就睡觉的,因为连煤油灯也是要节省了用的,可是对偷来的书又急不可耐地想看,便动了个坏主意——我的课桌很破很旧,桌面蛀蚀不堪,我就用小刀剐了一个洞,是上课时装着听课的样子,实际上在偷偷地看书,所幸的是老师始终没有发现这个秘密,也没有哪个同学打小报告。于是我在邻居家偷了一本看完了还回去,然后再偷一本——始终只拿一本,所以老先生一直没有发觉……
(6)小学的生活无疑是贫苦而单纯的,但并不觉得乏味,即便穷,也过得无忧无虑,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吧——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起来既好笑又有些心酸:一次父亲给人家装豆饼(做肥料),我剥了一块啃了吃,那个香啊,至今还在口舌盘旋……
根据上下文,推测一下第四段加点的两个词语的含义。
①生吞活剥:
②津津有味:
本文围绕“我的小学”生活,选取了哪几件事来写?请加以概括。


第三段写到作者小时候逃学去掏螃蟹,家长为什么没有责备他?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文章最后一段说“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起来既好笑又有些心酸”,为什么“既好笑”,“又有些心酸?”



本文写到作者所看的第一本文学著作《列国志演义》引发了他的文学爱好。你还记得你读的第一本文学作品吗?书名是什么?你为什么会记得它?
作品名:
记得的原因:

在回忆小时候的几件事里,重点写了“偷”书看书这件事。今天,我们已不需要“偷”书看了,假如作者此时来到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世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公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法语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作了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按划线句子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出所采用的描写方法: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用着重号圈划出朗读重音)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用/线划出朗读的节奏)
在最后一节中找出能反映韩麦尔先生心理活动的词语:
为什么“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沥青阻尼片
①2013年3月,央视质量报告节目曝光了三大豪华车品牌使用释放有毒多环芳烃气体的沥青阻尼片,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的事件,引起了国人对汽车产品质量的广泛关注。
②阻尼片,是贴在车身内表面的一种粘弹性材料,紧贴着车身的钢板壁上,主要是为了起到减少噪声、减少震动的作用,也就是说起到阻尼作用。所有小轿车里都安装有阻尼片,如奔驰、宝马等品牌汽车。此外,航天飞行器、飞机等其他需要减震降噪的机械也会用到阻尼片。
③沥青是指煤焦油或石油提炼后产生的残渣,因含有多环芳烃及硫、酚等多种对有害物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早在1976年就将煤焦油沥青列为一类致癌物质。
④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汽车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作为原材料,高分子树脂和橡胶都不会挥发有毒有害气体。使用这两种原材料制作的阻尼片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减振降噪性、耐热性、耐寒性、防老性和极强的粘接性。 对人体皮肤无任何刺激作用,对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无腐蚀作用。
⑤而在中国则存在用沥青制作的阻尼片。这种阻尼片会持续散发臭味,导致车内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以一辆车为例,需要贴这种阻尼片的部位有八到十二处,其中大多位于封闭的汽车驾驶室内,总面积约3平方米,沥青的总用量大约为十公斤。由于太阳暴晒及发动机散热,紧贴钢板的沥青阻尼片因受热极易分解释放有毒的多环芳烃气体,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释放过程。
⑥多环芳烃中间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苯并芘。这是一种突变原,是一种致癌的、脂溶性比较强的物质。这种物质被吸入到人体内,可以停留在肺的粘膜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可能发生细胞变异,这种变异到最后会产生一些阴影或者肿瘤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的产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⑦有专家指出,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进口品牌车国产后,之所以采用沥青而不采用树脂、橡胶等环保材料,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国没有关于汽车零部件和辅助材料的相关国家标准,另一方面,使用沥青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根据有关资料编写)
文章开头为什么从央视质量报告节目写起?

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在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汽车阻尼片一般都使用高分子树脂材料或者橡胶材料。”一句中加点的“一般”这个词语的作用。

第④段和第⑤段将欧美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和中国使用的不同的汽车阻尼片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

第五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结合本文内容,请你为国家质监总局提出两条解决本次央视质量报告节目所曝光问题的建议。

一个低智商的孩子
雁别翅
(1)四十多年前的一天,正在读读高二年级的加拿大少年琼尼·马汶被学校聘请的一位心理学家叫到办公室。心理学家对他说:“琼尼,我看过了你各学科的成绩和各项体格检查,对于你各方面的情况我都仔细研究过了。  
(2)“我一直很用功的。”马汶插嘴道。  
(3)“问题就在这里,”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4)马汶立刻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巴望我上大学。”   
(5)琼尼·马汶的爸爸是木匠,妈妈是家庭主妇。这对夫妇节衣缩食,一点一点地在存钱,他们是在为儿子上大学而作准备。这一点,马汶是最清楚不过的。
(6)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尽管在一次又一次的智力竞赛中名落孙山,但他并不灰心。人的美好特质是多种多样的,怎能以一份智力试验定夺?他始终相信在某一方面,他也许可以发挥他独有的、奇迹般的创造,一样可以使生活充满无尽的乐趣。可是既然父母希望他上大学,他就只好十分用功地去读那些他显得非常吃力的课程。
(7)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说:“人们的才能各种各样,琼尼,”他顿了一下,继续他的理论,“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叫你爸爸妈妈骄傲了。”  
(8)马汶从此再没去上学。
(9)那时城里活计难找。马汶找到一份替人整理园圃,修剪花草的活儿。他是个认真而又勤勉的孩子,整天忙忙碌碌地研究那些花草,想它们怎样才能更美丽地装点人们的生活。他常常替人出主意,帮助人们把门前那点有限的空隙精心装点;他对颜色的搭配更是行家,经他布置的花圃无不令人赏心悦目。
(10)不久,顾主们开始注意到这小伙子的手艺,他们称他为“绿拇指”——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 
(11)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眼前不远处。也许这就是机遇——马汶注意到有一块污泥浊水、满是垃圾的场地。作为一个园艺工个人,他似乎对这个地方更加敏感。于是,他走上前去,向参议员问道:“先生,你是否能答应我把这个垃圾场改为花园?”   
(12)参议员告诉他:“市政厅缺这笔钱。” 
(13)马汶说:“我不要钱,只要允许我办就行。”   
(14)这使参议员大为惊异——他从政以来,还不曾碰到过哪个人办事不要钱呢!但是,他马上从这孩子热诚的表情中得知:这不是玩笑。他把这孩子带进了办公室。
(15)马汶走出市政厅大门时,满面春风:他有权清理这块被长期搁置的垃圾场地了。   
(16)当天下午,他拿了几样工具,带上种子、肥料来到目的地。他的行动马上得到了知情者的有力支持——一位热心的朋友给他送来了许多树苗;一些相熟的主顾请他到自己的花圃去剪玫瑰插枝;有的陌生人还提供了篱笆用料。这消息传到本城一家最大的家具厂,厂主立刻表示要免费承做公园里的条椅。   
(17)人们的热心相助更坚定了马汶的信心。他更勤劳地操作着,更精心地设计着。每天很早,人们便看到他那忙碌而敏捷的身影。不久,这块泥泞的污秽场地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绿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听到鸟儿悦耳的歌声——因为马汶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
(18)这一下,全城的人都在谈论,说一个年轻人办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个小小的公园又是一个生动的展览橱窗,人们凭它看到了琼尼·马汶的才干,一致公认他是一个天才的风景园艺家。  
(19)现在的马汶已经是加拿大知名的风景园艺家。虽然至今他也没学会说法国语,也不懂拉丁文,微积分对他更是个未知数。但色彩和园艺是他的特长。他使他已年迈的父母感到了骄傲,这不光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因为他能把人们的住处弄得无比舒适、漂亮——他工作到哪里,就把美带到哪里!
(选自《品读》2012.10.总478期)
除了智商低的遗憾以外,文中的马汶拥有哪些长处?


请概括(5)(6)两段的内容,说说它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
(1)高中的课程看来你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2)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眼前不远处。

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1)他们称他为“绿拇指”——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的繁茂美丽。

(2)绿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听到鸟儿悦耳的歌声——因为马汶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

从马汶的人生经历中,你得到的最大的启迪是什么?它让你由此而产生了哪些思考?

不卖
范春歌
  (1)我有朋友是个收藏爱好者,尤其喜欢收集民间工艺品。看了他琳琅满目的收藏品,很是羡慕。他曾得意地说,只要肯出大价钱,没有买不来的宝贝。
(2)那天朋友到家来小坐,进门直摇头,以为他淘宝看走了眼,一问,讲了这么件事。
(3)路上,他遇到一对抱着小孩操乡村口音的年轻夫妇站在天桥下问路,朋友也是个热心人,给指了路。但那对夫妇好像是第一次到武汉,尽管他说得很详细了,他们还是一副找不着北的样子。天冷,风大,小孩冻得直咧嘴。朋友拿出笔给他们简单画了个路线图。
(4)当那对夫妇要转身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对方提的一个塑料袋里露出一对虎头鞋。虎头做得粗眉圆眼,古朴可爱,虎身的刺绣也十分少见,便动了心思,问对方能否卖给他。
(5)夫妇俩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6)他又问,老人多大岁数了,夫妇俩说八十多啦。他摸摸虎头鞋说,二十块钱卖给我怎么样。年轻的夫妇只是说,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7)他将虎头鞋拎到手里看了又看:五十块。夫妇俩有点不知所措:师傅,这是孩子他太姥姥~~
(8)他有点发急地打断他们的话,掏出几张钞票:好,不说了,一百!
(9)年轻的夫妇没有接钱,从他手里拿过虎头鞋,俩人站在路边轻声商量着什么。他不甘心地喊:一百二十。
(10)朋友给我们讲到这里,因为激动脸都微微泛红,说当时真有些生气了,虎头鞋虽好,但就值这个价了,也应该是让这对乡村夫妻动心的价格,足可以给小孩买双上好的皮鞋。
(11)夫妇俩商量了一会儿,拿着虎头鞋微笑着走向他:师傅,你这么喜欢,就送给你好了。说实话,我们一路问路,就数你最热情,还给画张图。唉,怎么谢你好呢!
(12)这下该我的朋友愣住了。套句俗话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夫妇俩将虎头鞋塞到他手里时,他不好意思了:我肯定要付钱,讲好一百二十块,一分不会少。
(13)夫妇俩说,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不卖。
(14)朋友劝道,你们告诉老人,一双虎头鞋在城里卖了这么多钱,老人家不知会多高兴呢!
(15)对方笑了,女人说:太姥姥知道别人这么喜欢她做的鞋,要掏这么多的钱买,就很高兴了。你拿去给孩子穿,我们捎信让太姥姥再做,方便。
(16)听到这里,我和先生站起来,都想看看这双虎头鞋。
(17)朋友摊开双手:我没有拿,把虎头鞋给他们放进了塑料袋,说,你们告诉太姥姥,她的鞋漂亮极了,有个路人出了很大的价钱,你们都没卖。她老人家一定更高兴。
文章以“不卖”为题有什么含义?你还能拟什么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一开始“朋友”花高价想买,而后来夫妇俩相送却不要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的情节贵在一波三折,请从文中找出三处令人感到意外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14)(15)(17)节中各有一个加点的高兴,说说它们的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的结尾仿佛尚不完整,请你来续写一个结尾,并说说你从朋友的这次经历中获得了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