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苏格拉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当葡萄牙人在澳门登陆后,中国人见到了神奇的西式钟表和火炮,而葡萄牙人则对中国的瓷器和丝绸惊叹不已。以下哪种史观最能体现上述文字()

A.阶级史观 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史观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此规定体现法国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A.内阁不对议会负责
B.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体现了分权的原则

俾斯麦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统治时期具有很大的权力,甚至有人说他才是普鲁士乃至德意志权力最大的人。俾斯麦掌握大权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普鲁士国内外局势的需要 B.国王的信任
C.专制政体的存在 D.具有卓越的政治头脑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进步知识分子中十分浓郁,然而就是这些奉西学为救国良方,世间真理的人却有许多干着纳妾等封建守旧的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A.符合人性,总是对别人要求很高,而对自己要求很低
B.个人隐私,他人无权干涉
C.人的思想演变会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D.历史人物的思想进步总会带有瑕疵的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以下哪种对东南互保事件的评价更符合当今史学观点()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最终酿成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
B.列强在华势力空前膨胀,清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张之洞等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势力的作用
D.地方势力从此不再听从中央调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