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两处明显错误,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
B.“温暖湿润的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
C.“我国主要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应在副高北侧 |
D.“副高控制下高温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
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A.五月 | B.六月 | C.七月 | D.八月 |
下图是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据此回答25—26题。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区配较差的区域是()
A.西北区 | B.西南区 | C.北方区 | D.南方区 |
影响西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
A.资源短缺 | B.地表崎岖 | C.市场狭小 | D.交通不便 |
下列经纬网表示两个发达国家的主要区域范围,阴影部分为该国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完成23—24题。对两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数量大于乙国 | B.乙国外来务工人口多于甲国 |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快于乙国 | D.两国人口密度均是东部大于西部 |
图中两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铁矿丰富 | B.煤矿丰富 | C.水源丰富 | D.环境优美 |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流量(M2/s)和降水量(mm),据此完成21—22题。从甲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暴雨(24小时雨量超过50mm)出现较多。这里暴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空气对流活动强 | B.受地形阻挡,焚风效应强 |
C.台风活动 | D.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 |
乙图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
A.全球气候变暖 | B.流域内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提高 |
C.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 D.退耕还沼和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
读下图,完成19—20题。表示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代号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符合终年多雨(湿润)气候特征的代号是()
A.甲 | B.丙 |
C.戊 | D.已 |
全球气候变暖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11),回答24—26题。图中数字所示环节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环太平洋地区地震频繁 |
B.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
C.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 |
D.岛国图瓦卢将面临灭顶之灾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有()
A.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 |
B.加快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C.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
D.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