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在接幼儿入园过程中与陕西籍运煤大卡车相撞,造成21人死亡,40人受伤。死亡者除了司机和一名女教师之外,其余都是在园就读的孩子。12月12日,徐州丰县首羡镇发生一起运送小学生车辆侧翻掉入路边沟内交通事故。据初步核实,事故造成12名学生死亡。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法制办于12月11起草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1)校车安全事故,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这一权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的这一权利给予高度重视和特出的保护?
(3)我们应怎样依法保护自己的这一权利?
2012年4月11日,上海浦东机场二十余名乘客因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没有给予及时的合理的解释和赔偿而情绪失控,冲入跑道逼停飞机,上演了"拦机维权"一幕。
【拦机乘客】拦机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其他乘客】"拦机维权"不可思议,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机场公安】拦机乘客违反了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处以治安处罚。
【民航局】航空公司对该事件处置不当,暂停该航线的经营。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在上述事件中,航空公司侵犯了乘客的哪些合法权利?
(2)你认为"拦机维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3)从乘客维权反而受到处罚的教训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机,5万平方米的生态绿墙;4.6兆瓦太阳能发电机组容量;42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超过1000辆的新能源汽车;上海企业馆半透明的外墙是用回收的废旧光盘制成的聚碳酸酯;就连平常人们不注意的袋装牛奶等废弃饮料纸包装,也变身为世博环保椅、世博环保垃圾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低碳世博”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国策和什么发展理念?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的哪些观点?
(2)“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是基于哪一基本国情提出的?这一国情有哪些具体表现?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请列举2-3例说明。
材料一: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2010年9月6日在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在大会上充分肯定了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建设成就。
材料二:回眸“十一五”,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又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宏伟蓝图。
(1)材料一表明我国将坚定不移地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国策?材料二中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简述材料一中的基本国策对材料二中描述的成就所起的作用。
材料一:在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各民族代表和委员均占有一定比例。即使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在全国人大,政协中,也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帮助壮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文字,帮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改进了文字,我国法律规定各民族均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教学;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表明了什么?
(2)从两则材料中我们可看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什么?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主题?
欣赏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偏心》反映了什么现象?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生产与环保的关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