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华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填“5cm”或“10cm”)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华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他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小华用一张白纸将凸透镜上半部分挡住,成像性质将 (变化/不变化);像的亮度 (变亮/变暗/不变化).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
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 |
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
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
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看到乙车向西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
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
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 |
D.甲、乙两车都向东运动 |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A.81.4g | B.78.6g | C.78.2g | D.81.8g |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小孩们在操场上玩“踩影子”的游戏 |
B.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的树影 |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折了 |
D.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
如图所示,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 | B.倒立、放大的实像 |
C.正立、放大的虚像 | D.正立、缩小的虚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