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一架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日落时分飞越日界线(图中P点)。此时北京时间是下午4时。回答下题。该日P地的昼长约为
A.8小时 | B.12小时 | C.14小时 | D.16小时 |
此时,新的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A.二分之一 | B.三分之一 | C.四分之三 | D.六分之五 |
该季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洛杉矶正处于多雨季节 | B.北京河流处在汛期 | C.漠河比三亚白昼时间短 | D.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完成题。
1.履行《京都议定书》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调整能源结构,受此冲击最大的产业是()
A. | 钢铁 | B. | 机电 | C. | 纺织 | D. | 电子 |
2.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了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A. | 煤市场 | B. | 碳市场 | C. | 石油市场 | D. | 天然气市场 |
读下图,回答题。
9.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
A.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O2 ④CO2 B.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CO2 ④O2
C.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O2 ④CO2
10.此图可以说明: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右图所示曲线反映的城市绿地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A.防风固沙,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次 |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
C.调节气温,改良城市小气候 | D.美化环境,减弱噪音 |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读图,回答题。
1.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2.当甲地一年中雪线最低的时候
A.澳大利亚东南牧场牧民正忙于剪羊毛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美国北部森林内地面光照为最强的季节
D.巴西高原正值干季草木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