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歌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歌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松花江上》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高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材料二:《卢沟桥之歌》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指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件?
(2)材料一中所指事件发生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什么方针使我们丧失了东北无尽的宝藏?
(3)《卢沟桥之歌》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4)材料中的歌曲曾经广为传唱,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心声和风貌,请你再举出一例你所知道的同一时期反映同一主题的歌曲。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原文大意:不论气候如何变化,人们都能够避免旱涝灾害。所以成都平原没有荒年,人们也没有挨过饿,天下人把它称为“天府”。)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情况?
(2)该工程是什么时候由谁主持兴建的?建在哪条河流上?
(3)该水利工程由哪几部分组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有什么功绩?
材料二: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
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说文解字》译段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二的社会问题,指出“秦王”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一所革命军校——黄埔军校,
材料二:当前,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否认侵华战争,一些政府官员公开参拜“靖国神社” ,这些行为引起了亚洲人民的愤怒。
材料三:2014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举行了“南京大屠杀的公祭”活动。某校为了响应这一活动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
请回答:
(1)黄埔军校对当时的国民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所出现的这些言行,谈谈你的看法。
(3)请同学们为该校举办的这一活动,设计一个合理的标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3分 )
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
B.要北上抗击侵华日军 |
C.要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
D.要北上与陕北红军会师 |
(2)“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从上图《红军过草地》的事件中,你感受的长征精神是什么?(至少写出2点)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率团访问大陆,连战访问的第一站是南京,拜谒了中山陵。请问:中山陵是为了纪念谁而修建的?(3分)
(2)孙中山先生为发动辛亥革命,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分别作了怎样的准备?(4分)
(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请任选一个观点,并作简单说明。(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