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歌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歌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松花江上》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高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材料二:《卢沟桥之歌》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指哪一年发生的什么事件?
(2)材料一中所指事件发生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什么方针使我们丧失了东北无尽的宝藏?
(3)《卢沟桥之歌》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4)材料中的歌曲曾经广为传唱,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心声和风貌,请你再举出一例你所知道的同一时期反映同一主题的歌曲。
阅读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请回答:
(1)这里“江南”主要是指哪一地区?
(2)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哪些优势?
(3)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以开发的政治基础有哪些?
(4)你能用史实说明“民勤本业”表现在哪些地方吗?(至少举出两条说明)
(5)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看图说话:请仔细观察以下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1)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图(2)所示的东西方商路是指?
(2)结合所学的知识,请你指出上述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
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读图题
战国时期,秦国国势不振,被各国轻视。新的秦国君主即位后,下诏求贤,决心变法图强。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责戚多想望。……后五月二秦孝公卒……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循..
(1)材料中的“商君”是指谁?
(2)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3)这次变法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二,结合商君变法的内容,分析导致商君悲惨结局的原因?
(5)通过商君辅佐秦孝公产生的影响,联系我国现在的实际,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