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歌曲《松花江山》
材料二 时间回转,你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烽火大地。你是一位勇敢的战地记者,你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1932年你到了东北,1936年你到了西安,1937年底你来到南京,1938年你去了山东台儿庄,1945年你又来到延安……你怀着一颗爱国心 ,用你的笔与中国人民共呼吸,共抗争。
(1)据材料一, 歌曲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具体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候?这一事件发生后,国民政府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一事件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怎样的影响?
(2)请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你在以上五个时间段的所见所闻写一个提要式的报道。(不超过五十字)
(3)时光飞逝,当你在晚年得知日本政府企图借教科书事件篡改这段历史时,你想对日本新一代的中学生说些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文字出自什么文件?它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2)马克思主义是谁创立的?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传播?谁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哪些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根据要求,探究下列各题:
[品读名言诗句]
材料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材料一中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材料二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是哪一军事行动?
(2)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哪一年?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感悟学史收获]
(3)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把它概括出来。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和美洲的广袤大地上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演说中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让我们坚信我们能够并且即将取得成功。”这句话放在19世纪60年代,应该是指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概述该事件对美国历史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根据材料指出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3)“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此次改革对该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人类文明交往生生不息,从地域性的交往走向全球性的交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展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请回答:
(1)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世界近代史上打破了世界彼此隔绝状态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列举其中一个人物以及他做出的重要贡献。(3分)
(2)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生巨变进行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怎样的政治成果?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促进文明的交流,尊重文明的多元化,是人类进步的表现。由此,我们对不同文明的共存发展应该持有何种心态?(1分)
中国有被九段线拱卫着的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管辖海域。海运兴,则国运兴。请回答:
(1)在中国近代史上,我国有海无防,列强沿海路入侵我神州大地。请问率先用炮舰打开我国国门的是哪个国家?
(2)面对西方国家从海上的步步紧逼,洋务派疾呼“海防一日不可缓”,为此他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当时我国为海防培养人才是通过哪一所学校来实现的?
(3)请列举我国近代史上为海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位民族英雄,并写出与他相关的代表战役一例。
(4)巩固我国东南海防,台湾的地理位置尤其重要。在近代史上,台湾人民在沦陷后坚持抵抗半个世纪后取得了胜利,最终回到祖国怀抱是在哪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