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统计:“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主义工业国占76%,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32%;社会主义苏联占19%;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仅占5%.”对上述统计数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
B.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了积极效果 |
C.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优势 |
D.德国的侵略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察举制②九品中正制③科举制④孝廉制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③④② | D.③①②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A.唐朝 | B.北宋 | C.明朝 | D.清朝 |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
中枢机构中出现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局面是在()
A.皇太极继位后 | B.康熙亲政后 |
C.乾隆在位时 | D.雍正继位后 |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