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克里曾采取逐出居民、没收土地、扣留人质和强迫宣誓效忠等一切手段,对雅典近邻优卑亚岛各邦进行严厉统治,而在雅典并非如此。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 B.雅典民主只是雅典公民的民主 |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政见者 |
1966、1967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发展情况如下: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比上年 |
国家财政总收入 |
比上年 |
1966年 |
2534亿元 |
+17.8% |
558.7亿元 |
+24.4% |
1967年 |
2104.5亿元 |
-10% |
419.4亿元 |
-25% |
1966年我国国民经济比上一年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①“八大”制订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②“大跃进”中的错误被彻底纠正
③“文革”动乱尚未扩展到经济领域 ④1965年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
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阶段中提出的重要土地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维护农民阶级利益 B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C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D适应当时的社会条件C
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并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日本面临的国际条件看,这三次战争的相似之处是 ( )
A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B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C欧美列强矛盾重重 D欧美各国人民革命运动高涨
下列关于1931~1937年(“七七事变”前)中国历史评述不正确的是
A国共两党由内战逐渐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
B中国政府组织中国人民进行了局部抗战
C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