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认识物质、改选物质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化学视角看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从其元素组成与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的变化等方面,下表中给出了4种食品添加剂,试回答有关问题:
(1)请你在下表空白处填上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的组成与性能 |
被用于食品添加剂 |
|||
物质名称 |
物质组成 (填化学式) |
主要化学性质及在人体内变化 |
类别或作用 |
法律规定 |
碳酸氢钠 |
|
无毒、弱碱性,易与胃酸反应 |
膨松剂 |
可用 |
硫酸铜 |
|
|
增色 |
国家严禁使用 |
铁(还原性铁粉) |
|
|
抗氧化剂 |
依据国家标准可用 |
甲醛 |
CH2O |
|
防腐 |
|
(2)从应用物质的角度,人们常常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性质上看,国家严格禁止甲醛和硫酸铜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研究或认识物质的性质时,又常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对物质进行分类,其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原性铁粉用于食品添加剂,除能够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外,还是一种营养强化剂,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KCl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CaO),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各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5.8gMg(OH)2需要36. 5%HCl溶液
③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
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是:将Mg(OH)2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Mg(OH)2完全溶解为止。
(3)制各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
18世纪中期,为了解释燃烧现象,有人提出了“燃素说”,其主要观点有:
①燃素是一种构成火的元素,火焰是自由的燃素,燃素能透过一切物体。
②一般条件下燃素被禁锢在可燃物中,是物体的一个成分。
③燃烧是可燃物中物体同燃素分解的过程。
(1)将汞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火炉上加热,容器内形成丁质量增加的红色物质。请以上述燃素说的主要观点来解释质量增加的原因。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也做了加热汞的实验(装置如图),他在实验前后称量了容器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结果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且汞变成红色物质(后知是氧化汞)增加的质量等于容器中空气减少的质量。之后,拉瓦锡还将反应形成的氧化汞加强热,使之重新释放出气体,并将该气体与原来容器中剩余的气体混合,发现混合气体的性质与最初的空气相同。根据上述资料,回答:全品中考网
①拉瓦锡实验是否支持燃素说,并说明理由。
②拉瓦锡实验中氧化汞受强热释放出的气体是。
③拉瓦锡在实验中,均对反应前后的容器及其中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体现了他
对规律的重要认识。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
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_________________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入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毫升,氧气的密度为1.4克/升,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____________毫克。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 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已成为许多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行车安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安装安全气囊可以有效保护乘车人员,在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迅速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该粉末由Fe2O3固体和化合物甲组成,加热13.0克化合物甲,完全分解生成8.4克氮气和单质乙.单质乙可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Fe2O3发生置换反应,有Na2O生成。
(1)化合物甲的化学式是;
(2)Na2O可与空气中的两种氧化物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NaHCO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竖列(族)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ⅦA族 |
元素组成的物质 |
||
单质 |
化合物 |
||
F |
F2 |
HF |
|
Cl |
Cl2 |
HCl |
HClO HClO2 HClO3 HClO4 |
Br |
Br2 |
HBr |
HBrO HBrO2 HBrO4 |
I |
I2 |
HI |
…… |
(1)根据表中规律.在表中横线上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2)将表中含氯元素的物质.按氯元素的化合价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