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昭君”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2)材料一中的“胡”指哪一少数民族?当时的首领是谁?
(3)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从材料看,这一事件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一:“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材料二: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用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些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什么地区?这些货币当时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发明者是谁?除此之外,中国的哪项发明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材料一:下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图中人物为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果怎样?
(2)材料二引用的是谁的话?“和同为一家”有什么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孔子进行评析:(不少于100字)
以下是《华阳国志》中有关都江堰的叙述:
岷山多梓(树)、柏(树)、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工省用饶(都江堰修成后可利用岷江水运送岷山上的木材)。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请回答:
(1)都江堰是在哪一时期由谁主持修建的?(2分)
(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都江堰的作用。(2分)
(3)你认为我国古代都江堰的建成向人们昭示了什么?(2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