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5月1日,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参加在伦敦召开的万国博览会开幕式。万众喧腾中,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生搬硬套。
材料三 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118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在英国发生哪两件大事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大国?
(2)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洪流,事件就是影响沧浪前进的沙石。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当时日本“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19世纪后半期有哪两件大事促成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4)结合世界史上大国崛起的现象,请你从政治或经济方面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从经历了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井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编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4分,要求两种方式各一例)。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漫长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发现远处有陆地,于是高兴地前往,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座海岛,这个岛就是现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马群岛中的瓜纳哈尼岛。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哪一位航海家?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哪两个国家?
(3)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图一),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结合图二中的航海路线,指出打破这种局面的三位航海家分别是: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4)谈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恶事最易做,善事最难行。阿弥陀佛。
材料二: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恶者自受其害。我今生今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麦加圣地朝觐。
材料三: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教义内容?
(2)三大宗教中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种宗教?请举出中国一位这种宗教的著名人物。
(3)材料二中这一宗教的教历元年是哪一年?为什么定为这一年?
(4)请列举出与材料三中的这个宗教有关的节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二: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次改革的内容?
(2)请分别写出与材料中改革有关的一位人物?
(3)材料一提及的改革对该国产生什么影响?
(4)请用一句俗语描述材料二改革的等级制度的的特点。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改革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又是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
(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下达给谁的?这份电令说明对日什么态度?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中共对此事件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材料三:“ ……,全面爆发卢沟桥。 恐怖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难……”
(4)材料三中“全面爆发卢沟桥”有何影响 ?举例说明此事件中英勇人物的抗战事迹。
(5)材料“恐怖南京大屠杀” 屠杀我无辜军民约多少人?
(6)“国共合作共赴难”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编为_______和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