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要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废除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作为采邑分赠给贵族,采邑不得世袭,受赠者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
材料三:646年,新年伊始,天皇发布了《改新之诏》:废除氏姓世袭制度;把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改革丧葬制度,禁止皇室、贵族营造大型陵墓……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该制度有何发展?
⑵材料二中的内容与哪次改革有关?这场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⑶材料三中的改革在历史被称为什么?在政治方面有何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⑷以上三次改革的性质是否一致?为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西方福利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凭借军事优势,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殖民地人民不断起而抗争。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是哪两位?被许多南美洲国家共尊为“解放者”的是谁?
(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分)主要起草人是谁?
(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三位人物反抗殖民统治的史实中,你有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满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 。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此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一事件?“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母邦”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

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近代化去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几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改成为等社会丰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三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实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1)材料一中“轮船招商局”创办人是谁?请再举一家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生纱厂”的创办人是谁?为挽回国家利益.发展工商业,他提出什么口号?
(2)材料二中提及了孙中山先生的哪些 “丰功伟绩”?
(3)从材料三中,列举“新兴交通工具”和“社会风尚的革新”的表现各一例。
近代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九十多年来”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党的成立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2)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曾与国民党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3)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1945年中共召开了七大,大会上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6)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你有何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思想运动的历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深圳商报》2000年1月2日《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请回答:(共10分)
(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思想运动”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中,哪些人物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思想层面”?(各举一例)
(3)任选 “变法”“革命”“思想运动”中的任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