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武汉调研)小张通过互联网查得某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甲所示.由图甲分析可知,当该二极管电压在0~ 0.5V时,电阻几乎为无穷大;当该二极管电压从0.5V升高到0.9V时,电阻从无穷大减小到三十几欧.
(1)为了确定二极管的正、负极,小张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以下探测:用电阻“×100”挡,对二极管的两个电极进行正、反向测量,当指针偏转角度较大时,黑表笔连接的是二极管的 极。(填“正”或者“负”)
(2)若将满足图甲中伏安特性的一只二极管与电源(电动势E=2V,内阻不计)和电阻(R0=100Ω)串联,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二极管消耗的功率为 W。(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小张使用下列所有器材,准确地描绘出了该二极管(符号)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图丙仅画出了他设计的部分电路图,请你补全完成该实验的电路图,并标明各元件的符号。
i. 待测二极管D一只;
ii.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10kΩ);
iii. 电流表A(量程0-30A,内阻约30Ω);
iv. 滑动变阻器R(0-15Ω,额定电流1A);
v.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vi. 单刀双掷开关S1;
vii. 单刀开关S,及导线若干。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计数点对应 的时刻/s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通过计数点时 的速度/(cm/s) |
44.0 |
62.0 |
81.0 |
100.0 |
110.0 |
168.0 |
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α算出加速度 |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 |
![]() |
||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频率为________。
(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3)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2。
(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 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兰世书)
图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 |
B.弹簧![]() |
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
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 |
(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
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 __N.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是:
【猜想与假设】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成正比例关系.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⑴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⑵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当分别悬挂10g、20g钩码时,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⑷整理器材,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交流与评估】
小明同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到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9.8m/s 2)
钩码质量m/g |
0 |
10 |
20 |
标尺刻度x/10-2m |
6.00 |
8.00 |
10.00 |
他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x-m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于是小明得出结论: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不是正比例关系而是一次函数关系,自己先前的猜想是错误的.
⑴请说明小明结论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个实验小明同学在【设计与进行实验】中的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个点下标明
第六个点下标明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
测量时发现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
长为14.46cm,
长为
长为
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