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交通工具的发明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化开始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汽船、火车等  
C.生产力发展对新的交通工具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D.生产力发展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日关系正常化
B.中苏关系缓和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D.国民经济的恢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