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探究硫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SO42-)能使指示剂变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2SO4(PH=7)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假设是                                                      
(2)实验①和实验②说明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红同学为探究R、X、Y和Z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以下实验。

(1)将红色金属R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到,证明R是铜。
(2)如上图所示,将X、Y和Z分别加入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金属X、Y的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金属Z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①金属X的试管中,最终还能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证明X为。
②金属Y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Mg B.Ag C.Hg D.Zn

③四种金属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后的是,为进一步确定位于氢后金属的活动性相对强弱,还应补充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试剂可自选)。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




(1)上述实验方案中,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填字母序号),其原因是。
(2)某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涉及甲、乙、丙和丁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①丁的化学式为。
②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填物质序号)。
③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x+y+z=169B.y+z=168
C.(100-x)∶z = 32∶64 D.(100-x)∶(y-1) = 8∶3

某同学在电视寻宝节目中,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并对绿色锈迹产生了探究兴趣。
【查阅资料】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的固体混合物,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
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②正确

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
【进行实验】选择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依次连接装置A→B→(填“C”、“D”)。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
①当观察到,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

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1)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2)利用合理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盛有铜粉的仪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复推拉注射器,当气球恢复原状时,停止推拉并熄灭酒精灯。观察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25mL
15mL
9mL

分析数据,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3)实验测得的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某校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同学们一起参与此次探究之旅。
(1)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方案设计】小丽、小林两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设计者
方案步骤
方案预估现象
方案预估结论
小丽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恰好完全中和
小林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产
盐酸过量,没有完全中和

【方案评价】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同学的方案是正确的。
【方案反思】请分析另一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2)探究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亮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小丽猜想:溶质只有NaCl
小林猜想:溶质有NaCl、HCl
你的猜想:溶质有(填化学式)
小丽认为小亮的猜想是错误的,她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小林猜想正确

有蓝色沉淀生成
你的猜想正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