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力,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
材料二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摘自人教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法律性质文件体现了这些主张?
(2)依据材料二1861年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与日、俄两国是通过哪两种不同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两次政治运动对这两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拿破仑法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时间碑刻成历史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证。”“1858年,印度成为帝国王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三: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块狭长地带,聚集了一万多家公司,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是以设计和制造电脑芯片为主,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硅谷”。有人统计,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名百万富翁;199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 400亿美元。“硅谷”的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
(1)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据图,说说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4分)
(2)据材料二,说说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6分)
(3)据材料三,说说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两国有着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绵延2000多年,堪称世界民族交往史上的奇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促进了各自国家发展进步,丰富了东亚文明和世界文明宝库。
——节选自《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广泛调查后提出《讨伐清国策案》,要求在5年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可乘之机,对中国采取突然袭击。
材料三:2008年3月“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 2008年5月日本救援队赴四川震区救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3月13日凌晨,应日本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5人,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包机前往日本,参加救援行动。中石油公司也向日本捐款2亿。
(1)2012年是中日建交多少周年。
(2)材料一中国和日本很早就往来密切。请你列举出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史实。
(3)材料二所述《讨伐清国策案》首先转化成哪次大规模的“讨伐”行动,结果是什么?
(4)我们要铭记历史,也要展望未来。你认为中日关系应该怎样发展?(2分)

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所在,请写出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成就。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核心基础,诗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他主持修建的   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的见证。
(3)“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保障,列举我国现代促进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法律文献一例。
(4)“和平共处”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本质体现,举出古代促进世界各民族间和平往来,不同文明交流融合、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例。
(5)你认为怎样才能构建和谐社会?(说出两点即可)

问答题:
材料一: 在取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后,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开始了探险航行,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
材料二: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材料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十六、七世纪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说出一例具体史实)
(2)15世纪初至30年代,我国一位航海家也进行著名的远航活动,这位航海家是谁?他的与远航活动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3)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4)请用一个发生16世纪的非洲的史实证明材料三的论点。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本质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帝国主义即战争”,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马列主义真理,以至在20世纪中让人类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1993年,西欧国家咋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战争是残酷的,回溯历史,完成下列表格:

战争
战争性质
战役名称
战役结果或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战争

双方伤亡70多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登陆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纳粹德国崩溃




(2)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欧盟”建立的重要影响。
(4)同盟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家间的结盟往往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请你结和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中国历史,举一个同盟(合作或团结)的例子及其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