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9年3月,一个白色和棕黄色相间的北京猿人头骨图像成为英国《自然》杂志的封面,头骨图像下方是一句黑体大写的英文双关语:“北京猿人真酷(cool)”——这项成果将使北京猿人“老了27万岁”,意味着他们生活在更加寒冷的自然环境中。

材料二   1960年8月,郭沫若视察西安半坡博物馆,当他看到装有一女孩的瓮棺时,解说员说:“在半坡时代,成人死后葬于氏族的公共墓地,而未行‘成丁礼’的幼童,则是装入‘瓮棺’,埋在自己的房屋附近,以免被野兽伤害。”郭老听后,不胜感慨,他说:“爱护儿童,历来有之,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材料三  传说,尧在宫廷大门左侧设了一面“敢谏之鼓”,人们可以击鼓给尧提意见。尧又叫人在宫廷大门的右侧设一根“诽谤之木”, 百姓可以站在旁边攻击尧的错误。由于尧热爱黎民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生活简朴,又能遇事首先查找自己的不足,所以尧深受黎民爱戴。
(1)说出教材中北京人距今的年代。他们当时应对“寒冷的自然环境”的办法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瓮棺”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由“瓮棺……埋在自己的房屋附近”,可看出半坡原始居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在刚装入“瓮棺”的时候,女孩可能有衣服穿吗?为什么?
(3)尧大约生活在什么时间?同一时期,与他一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还有哪两位?他开创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全球变暖、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
(1)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二

(3)根据图片信息,按顺序写出我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4)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你认为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根据材料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梦想。20世纪中国的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材料一中的“三位伟人”分别指谁?
材料二中国复兴之路时间轴

(2)材料二中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共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17—18世纪英、美、法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从此,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请列举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文献。
(5)列举受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影响,发生在欧美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各一例。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
(2)1936年发生在西安的事件是通过何种方式解决的?对中国革命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3)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的战争称为什么?在这场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在华盛顿会议上,1922年2月,在美国的压力下,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条约规定:中国恢复对山东的主权,日军撤出山东,归还胶济铁路,但是中国要以铁路产值偿还日本。日本在形势上放弃“二十一条”,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
(4)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形成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当我们展望今后的5年、10年或15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而且经济力量将成为其它力量的关键因素,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本世纪最后的三分之一时间在其它方面的前途。
——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演说
(6)尼克松演讲中指出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7)在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时候,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呈现的是一条古代中西交通要道,这条道路的起点是哪里?开通这条要道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2)材料二中的“天朝”推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日益强大与党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有关?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4)材料四是我国在农村进行什么重大改革的真实写照?
(5)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四的两种对外交往,谈谈你的认识。

合作达成共赢,交流促进发展。崛起的中国在国际事务发挥重大作用,吸引世界各国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
【中俄对话】2013年10月22-23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梅德韦杰夫还做客新华网回答中国网民的问题。

(1)历史上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中英合作】2013年12月2-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李克强和卡梅伦共同见证了两国投资、金融、司法、文化等领域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双方还就核能等一系列领域务实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2)近代历史上,英国第一个入侵中国。英国的入侵证明其强大,请你分析英国成为近代强国的原因有哪些?
【中美友好】2013年12月4-5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习近平会见拜登,就中美关系进行了商讨,拜登说,中美关系取决于信任和对彼此动机的正面认识,如果美国和中国能正确处理两国关系,将带来无穷潜力。

(3)中美关系经历侵略——对抗——友好,请各举一例史实。
【中法交流】2013年12月5-9日,法国总理埃罗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埃罗参观北京故宫博物院,前往武汉、台山等地考察。中法两国总理就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有关事宜进行了交流。

(4)中法在一战、二战中曾友好合作,是盟友,请列举史实说明。
(5)近代史上,俄英美法都对中国进行过侵略,如今这些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前后对比,你有何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