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
①靠近交通干道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完成19~21题。

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B.东北—西南 C.东西 D.西北—东南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D.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乙河流域处于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使其逐步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读表,完成17?18题。

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
B.第二次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调整为高科技工业
C.第三次调整,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D.第三次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的飞跃

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
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P岛是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 2010年春季,该岛的火山多次喷发,目前已进入火山喷发活跃期。读图完成14~16题。

P岛多火山,多地热资源的原因

A.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C.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D.位于大西洋的海岭附近

造成图中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洋流、地形 C.太阳辐射、洋流 D.盛行风、地形

P岛的岩石经外力作用后可形成

A.沉积岩 B.变质岩 C.石灰岩 D.岩浆岩

读图,回答12~13

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B.铁路线均位于西部平原
C.A、B两城市所在的自然带类型相同
D.B、C两城市间的距离超过100千米
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是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②地处山地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
③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A.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9~11题。


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A.1500米<H<1800米 6℃<T<7.8℃
B.1000米<H<1300米 3℃<T<4.8℃
C.1200米<H<1500米 3℃<T<4.8℃
D.1200米<H<1500米 6℃<T<7.8℃

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

A.500米 200米 B.500米 100米 C.50米 150米 D.50米 100米

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C.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
D.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