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 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 B.分化地方权力 |
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 | D.提高行政效率 |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观点主要认为“中体西用”理论
A.旨在中国实现政治变革 | B.目的是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 |
C.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 D.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环境 |
《海国图志》远远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
A.《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
B.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C.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 |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 |
中国的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下列书法的种类依次是
A.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 B.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
C.行书、楷书、草书、隶书 | 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 |
中国自古以来,识字并不普及,下层民众只能通过鼓词等说唱形式来认识人生。《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人生教科书”,鼓词等说唱形式所起的传播作用功不可没。据此可知
A.戏曲是文人创作、传播儒学的艺术 |
B.戏曲艺术源于民间、反对儒家伦理 |
C.戏曲艺术可以传播思想、教化百姓 |
D.戏曲是政府普及文化的艺术形式 |
下图为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图》,题诗是:“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见该诗画艺术风格是
A.山水画,重视写实 | B.文人画,重视写意 |
C.风俗画,刻画习俗 | D.人物画,形神俱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