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15~17题。
 
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是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A.320毫米 B.450毫米 C.650毫米 D.400毫米

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小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甲国有世界上的大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 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 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图为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
③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 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下列关于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基斯坦以印度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B.南亚是印度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C.恒河源出我国西藏,注人孟加拉湾,下游地区小麦的种植面积广大
D.南亚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3个,其中印度人口最多

印度经常发生水旱灾害,主要原因是()

A.西南季风的影响 B.东北季风的影响
C.原始森林的遭到破坏 D.地形的影响

读沿40°N亚洲东西向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B.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地森林资源丰富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G地为帕米尔高原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从减少工程投资、减少施工难度的角度考虑,滇新(昆明——新加坡)铁路的修建不需经过()

A.越南 B.老挝 C.泰国 D.马来西亚

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都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 D.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