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

A.甲风7月最为盛行
B.乙风1月最为盛行
C.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
D.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A.苔原地带驯鹿向北迁徙
B.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春运工作从1月11日正式启动,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其中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据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等部门介绍,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23.2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3.5%。据此回答各题。
2011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
B.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
C.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
D.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

每年春节期间铁路客运都要面临“春运”压力,其主要的原因是

A.铁路运输速度慢 B.铁路货运量大 C.民工人数多 D.为了安全减少车次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后完成各题。

1951-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读我国2005年和2050年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各题


205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总量大 B.人口就业压力大 C.人口严重老龄化 D.劳动力不足

2050年与2005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50岁以下的各年龄段人口总量均减少 ②50岁以上的各年龄段人口总量均增加
③60岁以上的人口大约是2005年的3倍④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了明显的提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导致我国人口状况发生演变的原因,不可能是

A.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C.医疗卫生条件的日益改善 D.生育子女以及赡养老人的成本上升

读大洋洲部分地区图,回答各题。

①②自然带仅分布于沿海的狭长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洋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B.②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B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大牧场放牧业
D.A港口的7月份气候温和多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