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
△H=+64kJ/mol
====
△H= -196kJ/mol
="==="
△H= -286kJ/mol
在溶液中
与
反应生成
和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和3.0 mol/L的
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铜平均溶解速率 |
7.34 |
8.01 |
9.25 |
7.98 |
7.24 |
6.73 |
5.76 |
|
(![]() |
|
|
|
|
|
|
|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3)在提纯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和
溶液,加热,生成
沉淀。制备
的离子方程式是 。
常温下Ca(OH)2的Ksp=5.5×10-6,KspAg2SO4=" 1.2" ×10-5,KspAgCl=1.56×10-10,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Fe2+、Al3+阴离子有Cl-、OH-、HCO3-、NO3-、SO42-、CO32-,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④在D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未看到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ACDE
(2)写出③中白色絮状沉淀变成红褐色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小骐同学欲将B、F混合,不小心将B、F倒入了稀盐酸中,马上看到有白色沉淀,你认为此白色沉淀中一定有,该同学还可以看到另一个现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原因。
阅读下表中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相关信息。
元素代号 |
相关信息 |
A |
A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得到强碱性溶液 |
B |
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 |
C |
在第3周期元素中,C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 |
D |
A、B、D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X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 |
E |
所有有机物中都含有E元素 |
请回答:(1)、在一定条件下,B2与C的单质在海水中可形成原电池,为新型海水航标灯提供能源。写出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2)、用惰性电极电解化合物AD的水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阴极产物是
(3)、常温下,0.1 mol·L-1X溶液的pH7(填“>”、“=”或“<”),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4)、已知Ksp[Al(OH)3]=1.3×10-33,Ksp[Fe(OH)3]=4.0×10-38。
现向pH=0,浓度均为0.04mol·L-1的Al3+、Fe3+溶液中加入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以调节pH(设溶液体积不变),该过程中Al3+、Fe3+的浓度与pH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某同学用NaOH固体配制250mL 2.0mol/L的NaOH溶液,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称取NaOH固体__________g。
(2)配制该NaOH溶液时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砝码、镊子)、药匙、量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 等。
(3)取所配制的NaOH溶液100mL,与一定质量的铝充分反应,铝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L,则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 g,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mL,则反应后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不考虑水解) mol/L。
有一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Na2SO4、CuCl2、Ba(NO3)2、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未见紫色火焰。
由上述现象推断: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近闻美国和日本正在研究用Na2SO3吸收法作为治理SO2污染的一种新方法。第一步是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生成NaHSO3;第二步是加热吸收液,使之重新生成Na2SO3,同时得到含高浓度SO2的副产品。试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