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①,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②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
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
(《宋史•赵概传》,有删节)
注:①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②觖:因不满意而怨恨。③抗章:向皇上上奏章。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虞:忧虑,忧患 |
B.斩之以徇徇:谋求 |
C.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典:主持,主管 |
D.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省阅:审视阅览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赵概为官才干的一组是( )
①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
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④自左丞转吏部尚书
⑤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 ⑥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后来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赵概借此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
B.苏舜钦等人因聚众饮酒被放逐贬谪,赵概认为如把这些参与群饮的名士贬谪不用,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于国不利,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 |
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用编书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纳谏。 |
D.赵概秉性平和,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连一向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2)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①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服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祖父世为将相,有大勋于江表。
②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机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①。”志默然。
③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时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④太安初,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遂行。颖谓机曰:“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机曰:“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言于颖曰:“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颖默然。
⑤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反。”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而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
⑥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注】①卢毓、卢廷:这两人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辞都督固:坚决 |
B.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害:嫉妒 |
C.机录其主者录:录用 |
D.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用 用:采用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机以三世为将燕惠疑乐毅以失垂成之业 |
B.轻兵独进而没而子更患其多 |
C.其声如钟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 |
D.如君于卢毓、卢廷并行于世 |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
B.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
C.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
D.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机少有异才,倾心儒学,恪守礼法,勤奋好学,他的祖辈和父辈在江表有大的功勋业绩。 |
B.吴亡后,陆机和弟弟一起到了洛阳,受到张华的赏识,张华说讨伐吴国的战役,好处是得到了这两位青年才俊。 |
C.成都王赏识陆机的文才,主动把他招到自己身边,并让他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之职,陆机起先坚决推辞,后来还是接受了。 |
D.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战前放任士兵抢掠,骄纵不法,战时不听陆机指挥调度,轻兵独进,导致覆没。孟玖衔恨诬陷陆机,陆机含冤被杀。 |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
②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
(2)根据④⑤段内容,分析陆机的死因。(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宗元
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高第。遇乱,奉德清君1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给食。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观者哀悼而致礼加焉。
既而以为天子平大难。发大号,且致太平。人罹兵戎,农去耒耜,宜以时兴太学,劝耦耕,作《三老五更议》,斋沐以献。道不果用。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授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进大理评事。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听,不可以不具。作《晋文公三罪议》《守边论》,议事确直,世不能容。表为晋州录事参军。
晋之守,故将也,少文而悍,酣嗜杀戮,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箠,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几折箦2,而无以夺焉。终秉直以免于耻,调长安主簿。居德清君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后数年,登朝为殿中侍御史,会宰相与宪府比周,诬陷正士,以校私仇。有击登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为相者不敢恃威以济欲,为长者不敢怀私以请间,群冤获宥,邪党侧目,封章密献,归命天子,遂莫敢言。逾年,卒中以他事,贬夔州司马。居三年,丑类就殛,拜侍御史。制书曰:“守正为心,疾恶不惧。”贞元九年,宗元得进士第。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有司以闻,上曰:“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是岁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注释】1德清君:柳镇父亲。2箦:竹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行以求食间:从小道 |
B.人罹兵戎罹:遭受 |
C.而无以夺焉夺:夺取 |
D.群冤获宥宥:赦免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诬陷正士,以校私仇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 |
B.少文而悍哀有过而礼不逾 |
C.居德清君之丧至则平反之 |
D.表为晋州录事参军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 |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
B.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
C.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
D.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镇因战乱带领家人逃难期间,有一次独自骑驴外出,希望讨得一些食物,路经山涧时遇到洪水,全身又脏又湿,但他并不因此而恼怒。 |
B.尚父汾阳王很欣赏柳镇的才能,授予他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的职务,后来又升任他为大理评事,但他议论事情确切直接,世人不能容纳他的意见。 |
C.柳镇在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哀痛异常行为却不失礼节,为人所佩服,鉴于此,吏部命他脱下丧服去担任太常博士的职位。 |
D.柳镇进入朝廷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公正执法,平反冤假错案,最终因他事遭人中伤,被贬官为夔州司马。 |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4分)
②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3分)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柳镇是一个很重视教育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何真,东莞员冈人,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盗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
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广人大悦。
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子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迎降。
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荼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居,可谓识时达变者矣。”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以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以表来归之诚。古云: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
(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构:图谋 |
B.先遣人以书谕真谕:上对下的文告 |
C.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籍:登记 |
D.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诣:前往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慨然以生民为念 |
B.豪杰之士,乘时而起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
C.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 |
D.易乱为治者上也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真“保民达变”的一组是()
①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②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③少英伟好书剑④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
⑤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⑥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
A.①④⑥ | B.②⑤⑥ | C.③④⑥ | D.①③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真年少不幸,八岁便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孤儿,始终没有改嫁。 |
B.何真曾率兵收复广州。他的队伍军纪严明,深得广州百姓欢迎。 |
C.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辞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军投降。 |
D.明太祖褒奖了何真,对其在动乱时节组织武装保境安民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
②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魏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自幼有大志。师胡宪,与朱熹游。以乡举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赵鼎以谪死,其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又希秦桧意,遗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无所得。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筑室读书,榜以“艮斋”,自是人称曰艮斋先生。
乾道中,诏举遗逸,刺史芮烨表其行谊,特诏召之,掞之力辞。时宰相陈俊卿,闽人也,雅知掞之,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上嘉纳之,赐同进士出身,守太学录。
先是,学官养望自高,不与诸生接。掞之既就职,日进诸生教诲之,又增葺其舍,人人感励。掞之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追爵程颢、程颐,列于祀典,不报。复言“太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其次则通习世务。今乃专以空言取人”,又不报。遂丐去。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遗书陈俊卿责其不能救止,语其切。遂以迎亲请归,行数日,罢为台州教授。掞之在朝不能半岁,既归,喟然叹曰:“上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乃日居艮斋,条理旧闻,以求其所未至。
其居家,谨丧祭,重礼法。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每遇岁饥,为粥以食饥者。请官米以贷民,至冬取之以纳于仓。部使者素敬掞之,捐米千余斛假之,岁岁敛散如常,民赖以济。
与人交,嘉其善而救其失。后进以礼来者,苟有寸长,必汲汲推挽成就之。至或訾其近名,则蹙然曰:“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病革,母视之,不巾不见。以书召朱熹至,委以后事而诀。卒,年五十八。
后上思其直谅,将召用之,大臣言已死,乃赠直秘阁。
(节选自《宋史·魏掞之传》,有删节)
【注】①将丧:护送灵枢。②从祀:孔庙中除主祭孔子外,还附祭历代官方认可的儒家圣贤。④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胡宪,与朱熹游游:交往 | B.逮至一无所得逮:逮捕 |
C.移疾杜门杜:关闭 | D.为粥以食饥者食:给……吃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拘汾于兵家所赵尝五战于秦 | B.乃以布衣入见今君乃亡赵走燕 |
C.遂以迎亲请归举匏尊以相属 | D.委以后事而诀拔剑切而啖之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魏掞之正直的一组是
①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②特诏召之,掞之力辞③日进诸生教诲之
④今乃专以空言取人⑤掞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⑥病革,母视之,不巾不见
A.①③⑥ | B.①④⑤ | C.②③⑤ | D.②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父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掞之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后因其德行被征召入朝觐见皇上,他的建言受到皇上赞许,被赐予同进士出身。 |
B.魏掞之任职太学期间,改变先前学官陋习,亲自教诲学生,改善学舍条件,让学生深受感动和激励。 |
C.魏掞之主张太学应把培养学生德行和传授经学知识放在首位,所以请求朝廷把程颢、程颐列入从祀大典。 |
D.对于登门拜访的后学之士,即使略有才能,魏掞之也竭力举荐成就他,但也因此招致有些人的诋毁。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
(2)从父有客于南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
(3)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躬:弯腰 |
B.犹称所长而达之称:称赞 |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坚决 |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华而少实我腾跃而上 |
B.卒不为宗亲求位为击破沛公军 |
C.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 |
D.兴皆固让,安乎里巷其闻道也固先乎君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