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
材料二 如图:

(2)与图中人物相关的重要历史史实是什么?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请你为上述两个材料拟定一个主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美国各自调整经济体制,形成了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通过调
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美国摆脱了经济大危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
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摘自《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两个水利工程分别反映了苏联、美国这一时期的什么经济措施。(2
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个“创造”的特点。(1分)
(3)据材料三,归纳《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工业的具体做法?(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美苏两国的调整对今天我国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有何启示?(1分)

(6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二十世纪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三位伟人,他们领导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孙中山先生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
——摘自胡锦涛同志在孙中山诞辰1 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从革命斗争的这种失误教训中,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不能以教条主义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不能否认,毛泽东同志在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摘自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 2 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建立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伟大功勋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邓小平同志评价毛泽东同志的方法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什么新的主张?(2分)
(4)综合以上材料,应从三位伟人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1分)

(6分)海上丝绸之路是后世对古代中国与西亚、欧洲、非洲所有海上来往通道的统称,汉武
帝以后形成、唐朝中后期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宋元繁盛、明衰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
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
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摘编自20 1 3年1 0月1 4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宋朝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泉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而商业的繁荣则为海上贸易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宋元时期,封建国家对外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
使泉州港的海上贸易得以迅速发展,而泉州港这一天然良港,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
件。
——摘自《泉州地方志》卷22
材料三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
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
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摘自《清高宗实录》卷550
材料四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
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l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
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
们祖先的方法。”
一一摘自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1分)
(2)据材料二,指出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四提供的信息写出制约中国海外贸易的因素。(2分)
(4)从上述材料中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1分)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
下列示意图所体现的政治制度和措施不具有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是

历史上,美国和日本就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欢喜冤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美国是打开近代日本国门的国家,至此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这一史实指什么?日本通过什么举措摆脱了民族危机?
(2) 一战以后,为调整美日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发起召开了什么会议?构成了什么体系?
(3)二战期间美日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列举一例说明。
(4)二战以后,美国在经济上扶持日本,在政治上迫使日本实行民主改革,日本由此步入经济快车道,结果如何?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向国际社会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你认为日本适合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吗?请说明理由。
(5)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必将加快世界格局什么趋势的发展?美日为遏制中国频频联合制造事端,对此你有何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