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作用都在瞬间发生,会使地貌巨变 |
B.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地壳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
C.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
D.在地壳发展的任意时期,内外力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问题。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①尽可能连接居民点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④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10°—15°N)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结合该图完成问题。中国“蛟龙”7000米海试区表层洋流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南向北 | D.自北向南 |
探测期间,仅考虑风与洋流因素的影响,比较图中两条航线的航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江阴→海试区的速度较快 |
B.海试区→青岛的速度较快 |
C.两条航线速度相同 |
D.无法比较 |
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西经210,纬度00 | B.经度00,北纬260 |
C.东经1650,北纬170 | D.西经190,南纬150 |
2010年11月11日我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从其母港——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港区的中国极地科考码头启航,前往深圳,开始其第27次南极之行。计划于2011年4月初返回国内。结合下图,左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问题。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 B.中山站 | C.长城站 | D.南极点 |
“雪龙”号出发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近百年来,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其原因主要是
A.气候变暖 | B.酸雨危害 | C.风速加大 | D.降水变化 |
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落后 | B.自然条件恶劣 |
C.开发历史较短 | D.矿产资源贫乏 |
关于“北京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东八区的区时 | B.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
C.120°E的地方时 | D.北京的地方时 |